3.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政府中洋務派發起的“學習蠻夷之術以制夷”的改良運動,洋務學校的主要宗旨是學洋為中用,博采眾長,原則是“中學西用”,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2.洋務派系:主持并倡導建立洋務,是統治階級內部在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過程中逐漸形成并擴大的政治派系,1,洋務:指外來的東西。
1,洋務:指外來的東西。眾所周知,“洋”就是外國(一般指西方國家)。2.洋務派系:主持并倡導建立洋務,是統治階級內部在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過程中逐漸形成并擴大的政治派系。洋務學校的主要宗旨是學洋為中用,博采眾長,原則是“中學西用”。中央政府中的主要代表是以恭親王以信、為代表的滿族宗室官員,地方官員是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張之洞為代表的漢族官員。3.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政府中洋務派發起的“學習蠻夷之術以制夷”的改良運動。清末年10月,以“自強”、“求財”為口號,開展自救運動,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挽救清朝統治。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洋務派于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在晚清開展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1.時間:開始標志:1861年安慶內軍械所成立。2.結束標志:1895年,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標志著清王朝海軍實力的徹底喪失和35年的洋務運動的破產。主要內容1。打著“自強”的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建立新的軍事工業,培養新的海軍和陸軍,建設北洋水師這樣的現代化海軍。其中,最大的現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2.打著“求財”的旗號,興辦航運、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比如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企是“輪船招商局”。同時,促進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3.創辦新學校,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建立的史靜文同博物館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