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最近干部任前公示
竺可楨(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浙江大學前校長。是國立第三中山大學至國立浙江大學時期的第五任校長。
2. 浙江省最近干部任免公示
沙孟海、沙二海、趙孟頫、虞世南、吳昌碩等。
1、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號石荒、沙村、決明。鄞縣沙村人,生于浙江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
二十世紀書壇泰斗。于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畢業于浙江省立第四師范學校。
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2、沙二海
沙二海,原名徐國慶,別署徐谷慶,號慶翁,自在軒。生于1963年10月,浙江龍游縣人。
幼承庭訓,愛好書法,喜臨名家碑帖。在杭求學期間,攻讀法律專業,業余之時,他幾乎都漫游在書法的海洋中,并有幸拜識書壇的泰斗沙孟海先生,沙先生賞其聰穎,收為關門弟子。得到沙先生的悉心指教,獲益頗深,勤思好學的他,便很快在書壇嶄露頭角。
3、趙孟頫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臺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
晚年逐漸隱退,后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4、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欲,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后,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
李世民滅竇建德后,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
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后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
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稱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
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凌煙閣。
5、吳昌碩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
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3. 浙江省最新領導干部公示
今年職稱申報與評審在浙江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與評審管理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管理服務平臺”,網址:https://zcps.rlsbt.zj.gov.cn)上進行。通過個人申報、單位審核、副高評委會推薦等程序上報浙江省新聞專業人員高級(正高)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
1.個人申報。申報人員登錄管理服務平臺進行申報,并上傳相關材料,個人對填報信息真實性作出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