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住宿費存在較大差別,新宿舍也和老宿舍一樣,都沒有安裝空調。這并不是學校為了省錢,而是在十多年前武漢的高校宿舍幾乎都沒有安裝空調,江漢大學、武漢商學院、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市交通學校、武漢機電工程學校、武漢市供銷商業學校、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武漢市旅游學校、武漢城市職業學校、武漢儀表電子學校等多所職業院校。
1、武漢市沒有教職工宿舍的學校,教師的宿舍學校怎么解決?
現在還有教職工宿舍的比較少了吧。早已經貨幣化了,自己掏錢解決吧,我們是97年左右上班的,那個時候好多學校都有教師宿舍,后來隨著住房改革,原來還有集資建房,也被取消了。隨著學校的改擴建,好多學校的簡易的教師宿舍都已經被換了教學樓,所以基本上新來的都也包括老教師都是自己解決住宿問題。像我們這兒,大多數都是本地人,農村家里有房子(現在都已經被拆遷了,成暴發戶的居多了),仍然還有學校宿舍的極少極少,
當然現在外地通過公招進入城市的年輕人比較多了,我們還能提供一些簡易的住宿,好多完全都是靠自己解決。現在年輕人也不像我們那個時候一樣,只要有住,啥條件都行,年輕人不行了,他們要挑選,條件差了寧愿到外面租房住。如果你真特別在意這方面,應聘前都要了解清楚,當然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漲工資。送你一套房子是不可能的,
2、武漢沒有空調的大學宿舍是怎么熬過夏天的?
07年到武漢上大學,在略顯簡陋的宿舍里渡過了幾年大學時光。雖然當時住宿條件艱苦,現在回想起來卻都是關于青春的美好記憶,學校位于武漢的鬧市區,面積不是特別的大,于繁華中卻也不失它的林靜。學生宿舍見縫插針分布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宿舍有兩類:一類是很有年代感的老宿舍樓,每層樓共用一個廁所和洗澡間;一類是剛建好不久的新宿舍樓,有獨立的衛生間,
由于硬件條件不同,兩類宿舍住宿費差異還挺大:老宿舍一年住宿費只要400元,而新宿舍一年的住宿費為800元。或許是學校為了發揚照顧女生的傳統美德,新宿舍全部分配給了女生,而男同胞只能入住略顯破舊的老宿舍樓,不過即使住宿費存在較大差別,新宿舍也和老宿舍一樣,都沒有安裝空調。這并不是學校為了省錢,而是在十多年前武漢的高校宿舍幾乎都沒有安裝空調,
武漢被稱為“火爐”自有他的原因。夏日火辣的太陽蒸騰著廣闊的水域面積,整座城市仿佛被放置在一個大蒸籠中不斷蒸煮,自六月份起到九月底,日最低溫在30℃以上的天氣并不少見,36℃以上的高溫天氣更是常規操作。如果以現在的生活標準來看,夏天沒有空調,在武漢將完全沒辦法生活下去,住著老舊寢室的我們是怎樣苦熬了幾個夏天的呢?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哪里涼快哪呆著!夏天解暑首推洗冷水澡。
晚上輾轉反側時就爬起來洗澡,一桶桶涼水往身上淋,可以享受片刻的清涼,我們隔壁寢室有個哥們更絕,直接買了個小型塑料游泳池放在宿舍,幾個好基友坐在水中看電視(是真的電視機,不是用手機看劇),那場景太美。除了多洗冷水澡,另一個辦法就是到室外睡覺,由于考慮到安全問題,樓頂學校是不讓上去的,所以走道就成了乘涼睡覺的好地方。
走道是公共的,由于人多,走道資源并不充足,需要晚上早早的去占地盤,不過睡陽臺的體驗也談不上有多好。首先是陽臺上不能使用電風扇,所以上半夜往往還是很熱,只有下半夜才能體會到一些清涼,其次是樓層不高,晚上有蚊子,常常咬的人一身包。最重要的是,我們輔導員是一位女老師,晚上經常過來查寢,在不確定她幾點來的情況下,我們著裝也不敢太放肆,一個個都穿的嚴嚴實實,
洗澡和睡陽臺之外,日常就只能靠電風扇解暑。不過當年宿舍的電網確實太LOW,有時宿舍6臺電扇一起開啟,居然還會停電,只能硬著頭皮去跟宿管阿姨反復解釋,所以,不要有可以自己裝空調之類的想法,第一是我們太窮,第二是即使有錢宿舍電路也帶不起,當然夏天時,最受學生歡迎的地方并不只有小樹林,還有圖書館,是因為同學們都愛學習嗎?NO,因為圖書館有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