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市區縣劃分地圖
重慶,簡稱渝或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陜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8年常住人口3101.79萬人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占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作出部署,選擇重慶開展試點工作。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重慶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政府駐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2015年重慶行政區劃
地 名 常住人口(萬人) 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代碼 郵編
渝中區 64.95 七星崗街道 23 500103 400010
萬州區 160.74 陳家壩街道 3453 500101 404000
涪陵區 114.08 荔枝街道 2941 500102 408000
大渡口區 33.27 新山村街道 103 500104 400080
江北區 84.98 寸灘街道 221 500105 400020
沙坪壩區 113.39 覃家崗街道 396 500106 400030
九龍坡區 118.69 楊家坪街道 431 500107 400050
南岸區 85.81 天文街道 262 500108 400064
北碚區 78.62 北溫泉街道 751 500109 400700
綦江區 107.84 古南街道 2747 500110 400800
大足區 76.39 棠香街道 1434 500111 400900
渝北區 160.25 兩路街道 1457 500112 401120
巴南區 100.58 龍洲灣街道 1823 500113 401320
黔江區 46.2 城西街道 2390 500114 409700
長壽區 82.43 菩提街道 1421 500115 401220
江津區 133.19 幾江街道 3216 500116 402260
合川區 136.06 南津街街道 2343 500117 401520
永川區 109.61 中山路街道 1579 500118 402160
南川區 56.43 東城街道 2589 500119 408400
璧山區 72.52 璧城街道 915 500120 402760
銅梁區 68.72 巴川街道 1341 500151 402560
潼南區 68.23 桂林街道 1585 500152 402660
榮昌區 70.1 昌元街道 1077 500153 402460
開州區 169.12 漢豐街道 3964 500154 405400
梁平區 66.40 梁山街道 1888 500155 405200
武隆區 41.44 芙蓉街道 2892 500156 408500
城口縣 18.63 葛城街道 3289 500229 405900
豐都縣 59.56 三合街道 2899 500230 408200
墊江縣 67.67 桂陽街道 1517 500231 408300
忠縣 70.80 忠州街道 2187 500233 404300
云陽縣 89.66 雙江街道 3636 500235 404500
奉節縣 75.33 永安街道 4098 500236 404600
巫山縣 46.23 高唐街道 2955 500237 404700
巫溪縣 39.1 柏場街道 4015 500238 405800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38.65 南濱街道 3014 500240 40910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49.13 中和街道 2453 500241 409900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55.65 鐘多街道 5168 500242 40980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50.64 漢葭街道 3897 500243 409600
2. 重慶行政區域劃分地圖
重慶市簡稱渝,位于 東經105°11'-110°11'、 北緯28°10'-32°13',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 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1]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是我國西南水、陸交通樞紐,工商業重鎮,又是我國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行使省一級經濟權限,自辟口岸,可以直接對外貿易,已成為我國內地對外開放的一個新型城市。 全市轄26個市轄區、8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3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合計1022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1997年3月,重慶直轄,劃入原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管轄的區域。原重慶市轄11區3市7縣: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大渡口區、北碚區、萬盛區、雙橋區、巴南區、渝北區;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綦江縣、長壽縣、大足縣、銅梁縣、璧山縣、潼南縣、榮昌縣。原萬縣市轄3區8縣: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忠縣、云陽縣、巫山縣、城口縣、開縣 、梁平縣、奉節縣、巫溪縣。原涪陵市轄2區1市3縣:枳城區、李渡區,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原黔江地區轄5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年12月,重慶市調整行政區劃。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設立萬縣移民開發區,與萬縣區為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原萬縣市所轄的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城口縣、梁平縣由重慶市直接管理。撤銷涪陵市及其所轄的枳城區、李渡區,設立涪陵區。原涪陵市所轄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由重慶市直接管轄。撤銷黔江地區。設立黔江開發區,代管原黔江地區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至此,重慶直轄市轄13區4市23縣,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黔江開發區代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直接管理12區4市12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