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城市囊括長壽區、江津區、南川區、璧山區。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城市既保持獨立成市格局,又在交通設施、產業分工、功能配套等多個方面與中心城區加速融合,參與產業轉移分工,承擔重大功能布局,吸引人口集聚,成為中心城區有機組成。
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包含涪陵區、綦江區、合川區、永川區。重要戰略支點城市是參與主城都市區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空間分工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重點發揮區位、產業、規模等綜合優勢,培育產業集群,強化區域交通樞紐功能,輻射好傳統腹地,相對獨立支撐重慶落實國家戰略、聯動周邊地區。
橋頭堡城市包括大足區、潼南區、銅梁區、榮昌區。橋頭堡城市重點發揮成渝腹心優勢,立足門戶優勢和產業特色,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設施配置,吸引人口產業集聚,快速增強綜合實力,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崛起”增長極,合力培育大城市,協同四川毗鄰地區融合發展。
7. 重慶市渝北區總體規劃
中心城區
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
整體規劃:突出創新鏈頂端、產業鏈前端、價值鏈高端,加快集聚國際交往、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高端功能,提升整體發展能級,形成高質量的極核、硬核。以“兩江四岸”為發展主軸,加快建設廣陽島、科學城、禮嘉悅來半島、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等重點區域,彰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
8. 重慶市渝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規劃》提出,預計到2025年,渝北區健身休閑市場總量達到80億元,基本形成健身休閑產業體系,健身休閑消費占體育產業總規模62%以上,力爭實現“12345”(即1個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園區,2個國家級體育小鎮,3個健身休閑生態圈,4個獨具特色的健身休閑目的地,5個健身休閑功能板塊)的遠景目標
9. 重慶市渝北控制性詳細規劃圖
七年零七個月(2002年6月26日至2010年1月18日 )
上海—重慶高速公路,又稱滬渝高速公路,簡稱滬渝高速,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G50,為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東西向干線之一。
滬渝高速東部起點在上海閔行區虹橋樞紐,與延安路高架連接,途經蘇州、湖州、宣城、蕪湖、銅陵、池州、安慶、黃梅、黃石、鄂州、武漢、仙桃、潛江、荊州、宜昌、恩施、石柱、忠縣、墊江、長壽,終點在重慶渝北區東環立交,與重慶內環快速路連接,全長1768千米。
2002年6月26日 申蘇浙皖高速公路在環渚舉行奠基開工建設儀式標志著滬渝高速開始建設;2010年1月18日,隨著湖北境內最后一處控制性工程――龍潭隧道左洞貫通,滬渝高速公路實現全線雙向通車運營。
10. 重慶渝北發展規劃圖
市級重點項目“巴渝鄉愁”二期巴渝時光項目正式開工,巴渝時光項目規劃打造文旅核心區、文旅擴展及農業產業區、商服區三大功能板塊和一條核心景觀帶,打造宜居、宜業、宜文、宜游的創新型田園綜合體新典范。
副區長顏其勇出席活動。
據介紹,“巴渝鄉愁”項目位于渝北區興隆鎮,占地約3000畝,本次巴渝時光項目是對該項目中國有建設用地進行開工建設,預計于2022年11月全面竣工。
據了解,巴渝時光作為渝北區“三環十景”規劃中的樣板明星項目、渝北區鄉村振興的示范項目,秉承“巴渝為心、田園為體、藝術為脈”的理念,規劃打造三大功能板塊:文旅核心區、文旅擴展及農業產業區、商服區和一條核心景觀帶,依托項目內農業景觀公園和多組團農旅項目,實現自然與人文共生,農業與旅游雙贏,城市與鄉村融合,將成為立足重慶、輻射西南的田園型休閑旅游度假區,宜居、宜業、宜文、宜游的創新型田園綜合體新典范。
11. 重慶渝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官網
滬渝高速(G50)可在渝北區火鳳山隧道旁姚家巷的東環立交轉入機場路或轉入重慶內環高速到五童立交進入渝魯大道;或者在人和街道的人和立交轉入紅錦大道或人和大道(民安大道)。滬渝高速,即上海至重慶高速公路,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為G50。東部起點在上海長寧區、閔行區,途經湖州、宣城、蕪湖、銅陵、池州、安慶、黃梅、黃石、鄂州、武漢、仙桃、荊州、宜昌、恩施、忠縣、墊江,終點在重慶渝北區,全長1768公里。全線于2009年12月19日上午8點貫通(除湖北長陽境內的龍潭隧道左洞),2010年1月18日,隨著湖北境內最后一處控制性工程—龍潭隧道左洞貫通,滬渝高速公路實現全線雙向通車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