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河南:以黃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首都居于北方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黃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以內札薩克蒙古得名。
(蒙古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地,民國后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
(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陜西:以河南陜縣之西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
(原為漢朝西域,清統一其地后,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云南:以在云嶺之南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西藏:以清政府官方正式定名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
(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門:以“媽閣”的葡萄牙語而得名。
臺灣:以臺灣原住民族“臺窩灣”得名,清朝設臺灣府(臺灣府---現臺南)。
5. 各省分布地圖高清版大圖片
23個省,5個自治區。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和習慣上,各省級行政區都有簡稱。省級人民政府駐地稱省會(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和習慣上,各省級行政區都有簡稱。省級人民政府駐地稱省會(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區域。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和習慣上,各省級行政區都有簡稱。省級人民政府駐地稱省會(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香港和澳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鄉鎮是中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民族自治地方,它們都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國家根據需要,還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此外,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經濟建設,為了加強民族團結,國家可根據需要對行政區劃作必要的調整和變更。
6. 全國各省地圖全圖大圖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萬平方千米,人口:2445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2.西藏自治區:面積122.8萬平方千米,人口:337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3.內蒙古自治區: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人口2529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4.青海省:面積72.23萬平方千米。人口598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5.四川省:面積48.14萬平方千米。人口8302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6.黑龍江省:面積45.48萬平方千米。人口3789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7.甘肅省:面積45.44萬平方千米。人口2626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8.云南省:面積38.33萬平方千米。人口4801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9.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23.6萬平方千米。人口4885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10.湖南省: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人口6860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
11.陜西省: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人口3835萬。
中國34個省級單位面積及人口排名,其中兩個省人口已破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