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失業金期間,還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嗎。由于各個地方的規定不統一,有的地方在領取失業金期間,是不允許繳納養老保險的,但是現在大部分地方是允許在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養老保險的,如果允許繳納的地方,繼續繳納養老保險是最好的辦法,以前有部分地方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不允許繳納養老保險,因為一旦繳納了養老保險,就意味著本人已經就業,可能會影響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所以很多人為了能夠順利領取到失業保險金,不敢輕易去繳納養老保險。
1、領失業金期間,還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嗎?
領失業金期間,還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嗎?由于各個地方的規定不統一,有的地方在領取失業金期間,是不允許繳納養老保險的,但是現在大部分地方是允許在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養老保險的,如果允許繳納的地方,繼續繳納養老保險是最好的辦法。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失業保險金領取最長的年限為24個月,即兩年時間,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醫療保險是由失業保險基金來支付的,所以醫療保險的問題算是解決了,但是養老保險是沒有人來幫助繳納的,如果不繼續繳納,失業這兩年就有可能導致中斷,假如正好有這兩年剛好達到15年,也達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自己就可以順利的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這是一件對個人,對社會都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以前有部分地方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不允許繳納養老保險,因為一旦繳納了養老保險,就意味著本人已經就業,可能會影響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所以很多人為了能夠順利領取到失業保險金,不敢輕易去繳納養老保險,但是現在大部分地方都糾正了這個做法,明確規定個人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
所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最好咨詢一下當地社保部門的政策,如果當地允許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繳納養老保險,在個人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繼續繳納養老保險是比較好的選擇,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可以憑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證明或是失業保險證,到當地社保部門辦理繳費主體的變更手續,然后和社保部門指定的銀行簽訂代扣代繳協議,開具銀行賬戶并在代扣代繳的銀行賬戶上存足足夠的資金,才能便于社保部門及時代扣養老保險費用。
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照當地政府部門公布的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失業人員可以按照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60%來作為繳費,因為作為失業人員,繳費標準太高也是不現實的,失業保險金領取完后,重新找到工作的,可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轉入新的用人單位,這樣不至于自己的養老保險斷交。綜上所述,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是否需要交納職工養老保險,這是完全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