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運營商場景這塊可以同參考4G,光纖還是主干網絡的核心組成方案,底層還是他,因為穩定,便宜,是的,你沒看錯,光纖的成本低。通過基站中的OLD等設備,這些設備通過統一的光纖接入,而這些光纖又是從各中心機房拉出的主干光纖網分出的,也就是光纖才是網絡的基礎。
1、你們覺得5G網絡怎么樣?
今年三大通信運營商的5G大規模業務試用批復中,中國電信暫定6 6模式,其中已經確認的6個城市中沒有北京,另增設的6個城市暫時還不知道具體名單。中國移動確認的5個城市場外測試同樣沒有北京,不過移動還將在包括北京在內的12個城市再進行5G業務應用示范,中國聯通的16個試點城市,北京排在了首位。也就是說,單論北京的5G進展,主要還是得看聯通的動作,
而距目前確切消息,聯通在北京開通的5G基站數量只有4個。每個5G基站的理想覆蓋范圍只有200-300米,想想,目前的北京進度更多的只是宣傳意義,沒有任何實用性。另外根據中國聯通的規劃,年底會在北京建設300個5G基站,優先覆蓋重點場景,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長安街沿線,2019年北京世園會等,
2、目前5G與光遷對比,誰的網絡延遲更低?怎么樣?
有幸曾經在移動一線工作兩年當年是4G,說下4G的情況基站發射4G信號,提供用戶的互聯網接入,那基站怎么和數據中心連接呢?其實是通過基站中的OLD等設備,這些設備通過統一的光纖接入,而這些光纖又是從各中心機房拉出的主干光纖網分出的,也就是說,光纖才是網絡的基礎。現在說說5G:5G和4G不同,除了在運營商的無線網絡上使用外,還可以進行物聯網的使用,也就是說,你可以在自己家里,為每個電器或設備配備上5G發射與接收器,那你家的所有設備都可以進行5G互聯,這方面的潛力算是無線大的,
所以5G與光纖的使用場景,我們簡單分為以下幾種對比一、家庭應用場景家庭聯網,老舊房子,推薦使用使用5G芯片是最方便,也是最省時的,但是5G是高頻網絡,穿透力就不那么給力了,如果多設備間進行5G連接和信號放大,網絡覆蓋問題,還是可以忽略的。如果你家里本來就已經預留了各房間的光纖入口,或者新房設計,那么整體上來說,還是光纖比較靠譜,速度上肯定可以保證,
二、運營商場景這塊可以同參考4G,光纖還是主干網絡的核心組成方案,底層還是他,因為穩定,便宜,是的,你沒看錯,光纖的成本低。光纖前期已經鋪設好絕大多數的縣村機站,可以提供穩定可靠的傳輸,理論上,光纖深埋地底,可能出問題的情況就是光纖被挖斷,而這種情況是不常有的,而光纖的理論速度,其實是沒有上限的。如果你說使用5G傳輸,替換光纖傳輸,這樣情況,就得鋪設大量的5G信號塔,和5G信號放大器,高頻率無線傳輸,信號的傳輸范圍不遠,而且衰減很強烈,基本不出100米,就得放大一次,
而且不同天氣,對信號影響非常大,雨天,霧霾天,衰減就更嚴重了。我記得早年有出過一套城際WIFI方案,包括電信,原先也想把公共電話亭改成WIFI信號源,但這些最終都不了了之,不過我覺得,有一套方案可以考慮下,就是和路政合作,在每個路燈上設置一個5G信號發射器,不過就是這個成本,不是一個公司可以承受的,三、萬物互聯場景5G最重要的場景,就是萬物互聯,這邊舉一個汽車的例子,5G傳感器可以在所有汽車上安裝,這是自動駕駛技術民用普及的一個根本,通過5G進行車車之間的高速信號探測,可以快速讓自動駕駛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