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于1901年首次頒發,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的故事2019 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獲獎,馬丁·路德·金為什么會得到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的意義以及部分獲獎者的貢獻1,和平、發展、合作已經成為世界的主流。
01馬拉拉·優素福·扎伊·馬拉拉是世界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14年,17歲的她贏了諾貝爾和平獎。她出生在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因強烈反對壓制女孩而被塔利班射中頭部。康復后,她繼續為孩子的教育權而奮斗。諾貝爾和平獎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獎項之一,授予在不同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歷屆獲獎者包括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活動家,如馬丁·路德·金、納爾遜·曼德拉和吉米·卡特。
兩年前,馬拉拉在巴基斯坦參加維權活動時遭到極端分子塔利班的襲擊。她頭部中槍,在英國接受治療后康復。現在她正在伯明翰的一所學校學習,繼續她的維權活動。2013年,在谷歌《時代精神》全球被搜索人數最多的人群報告中,馬拉拉位列女性第一。她的成就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網絡上被搜索次數最多的女性。
1964年12月10日馬丁·路德·金獲勝諾貝爾和平獎小馬丁·路德·金,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領袖。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父親是一名教堂牧師。1948年獲得莫爾豪斯大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得克羅澤神學院學士學位,1955年獲得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學位。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公共汽車上拒絕給一位白人男子讓座,被當地警方逮捕。馬丁·路德·金隨即組織了汽車罷工運動(Montgomery car strike movement),從此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1964年,馬丁·路德·金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發表演講時被刺客開槍打死。1986年1月,里根總統簽署法令,規定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日。
3、為什么馬丁路德金能獲得 諾貝爾和平獎?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領袖,1964年因堅持不懈地為黑人爭取權利而獲得-0。它以和平的方式提高了黑人的地位,解決了種族沖突,為黑人的解放運動做出了貢獻。因為他是解放黑人的先驅,所以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他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深入人心。馬丁路德金獲勝的原因諾貝爾和平獎:馬丁路德金尋求黑人的平等,在美國發起民權運動,舉世聞名。
馬丁·路德·金會見了肯尼迪總統,并通過了一項新的民權法案,要求黑人享有平等的權利。1954年,馬丁路德金成為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德斯特街浸信會教堂的牧師。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卡帕克斯(RochaParks)的黑人婦女在公交車上拒絕為白人坐下,因違反公交車座位分離令被蒙哥馬利警察局當地警察逮捕。
4、 諾貝爾和平獎的意義和一些獲得者的貢獻1。和平、發展、合作已經成為世界的主流。中國離不開世界。和平和團結,而不是爭端和戰爭,促進了社會生產和科學的發展。和平團結人類。所有國家都應通過國際合作尋求發展。和平與發展、永不稱霸、睦鄰友好與合作的理念正在被宣傳。諾貝爾和平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種觀念,并促進了這種觀念的傳播。2.馬丁·路德·金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他是美國牧師、社會活動家和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
1955年12月,他被選為蒙哥馬利改進協會主席,領導了蒙哥馬利抵制公共汽車運動。1957年8月,南方基督教領袖協會成立,并當選為主席。1964年,馬丁·路德·金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洛林汽車旅館二樓被種族主義者暗殺,時年39歲。
5、諾貝爾獎有哪些NobelPrize(瑞典語:諾貝爾獎,英文:NobelPrize)是指1895年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諾貝爾獎于1901年首次頒發,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1968年,瑞典央行增設了“瑞典央行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獎項于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把這個額外的獎項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6、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故事2019 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獲獎。阿比·艾哈邁德·阿里,埃塞俄比亞政治家,生于1976年。他獲得了埃塞俄比亞、南非、英國和美國許多大學的學位。2010年起,先后擔任奧羅莫人民民主組織中央委員、埃塞俄比亞人民代表院議員、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科技部部長、奧羅莫州城市發展與規劃局局長、奧羅莫人民民主組織書記處書記。2018年2月,阿里當選奧羅莫人民民主組織主席,3月當選執政的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主席,4月當選聯邦政府總理。
自2018年4月阿里被任命為埃塞俄比亞總理以來,他一直在推動改革,包括釋放數萬名政治犯、解除緊急狀態以及采取措施實現與鄰國厄立特里亞的和平。厄立特里亞于1993年脫離埃塞俄比亞獨立,由于邊境沖突,兩國于1998年斷絕了外交關系。1998-2000年期間,兩國因邊界問題爆發沖突,導致近10萬人死亡,100多萬人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