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新野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在當時來說很重要,處于曹操陣營與劉表陣營的交界處,在公元204年前,曹操的大本營是在許昌,也就是漢獻帝所在的位置,公元204年曹操拿下冀州鄴城后,就將自己的大本營設在鄴城,而漢獻帝所在的許昌就是東漢的傀儡政權。四、許昌的人才地位經濟發達、社會穩定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許昌同樣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曹操選定許昌同樣看重許昌地區的人才資源。
1、曹操為何要定都在許昌?
一、許昌的歷史地位許昌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本來稱“許”,源于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于潁水之濱而得名,后來,曹丕篡漢稱魏,因“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夏商西周時期,夏朝曾建都陽翟,也就是如今許昌禹州;商朝許地分布有歷、有熊氏、昆吾、康等諸侯國和部落;西周許地分布有歷、康、許、鄢等諸侯國和城邑,
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后為韓、魏、鄭、楚所據,秦王政十七年置潁川郡,轄許縣、陽翟縣、長社縣、鄢陵縣、襄城縣等12縣。西漢東漢時期,漢高祖劉邦時期,析許縣,置潁陰縣;然后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鄢陵縣、襄城縣均屬潁川郡,王莽新朝時期,將潁川郡改為左隊,陽翟縣改為潁川縣,鄢陵縣改為左亭并入許縣,許縣、潁陰、長社、潁川等縣屬左隊。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曹操東迎漢獻帝至許縣,稱許縣為許都許縣,從此許昌成為漢朝末代都城,二、許昌的戰略地位許昌地處中原,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許昌西北依靠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脈,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亙,總之三面環山,只有東部是開闊的平原,許昌北有袁紹,東有呂布、劉備,東南有袁術,南部有劉表,西南有張繡,關中、洛陽地區還散布著眾多反曹的殘余勢力;可以說許昌四面是敵,只有選擇這樣易守難攻的地方,才能在中原建立穩固的大后方,才有逐鹿群雄的資本。
三、許昌的經濟地位許昌位于中州平原的西部,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雨量適中,農業、漁業、畜牧業均較發達;許昌遠離洛陽、關中戰亂地區,相對穩定,經濟相對繁榮;許昌交通便利,北臨黃河,東接廣闊的黃淮平原,南通富裕的江夏郡,西南與南陽盆地相望,便于糧草集中疏散,四、許昌的人才地位經濟發達、社會穩定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許昌同樣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曹操選定許昌同樣看重許昌地區的人才資源。
2、劉備屯兵新野,曹操大本營在許昌,兩者直線距離并不是很遠,劉備這樣也太不安全了吧?
劉備在官渡之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敏銳地發現了袁紹的敗象,便向袁紹借口南下騷擾許昌,同時趁此機會逃離袁紹,投靠荊州劉表,劉備與劉表雖然都是漢室后裔,但是亂世之中利益顯然更重要,劉備投靠劉表的性質與當年張繡與劉表聯盟的性質類似,劉表為劉備提供部分兵員,糧食,補給,劉備為劉表鎮守荊州的北大門新野縣,換句話說,劉備相當于雇傭軍的性質,靠出賣武力換取生存機會,同時也說明了新野就是劉表地盤最北端的前線,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劉備自從當年張繡投靠曹操之后,劉表的地盤逐漸向南萎縮,原本劉表與張繡聯盟時,宛城是劉表的前線和戰略緩沖區,這里是親劉表勢力的張繡,為劉表擋住了數次來自曹操的攻擊,但是張繡投靠曹操后,劉表的控制區繼續向南移動,變成了新野,原來的張繡的也換成了現在的劉備,對劉表來說,他利用劉備守在前線新野,以抵御曹操一步一步向南蠶食荊州地盤,對于曹操來說,劉備鎮守新野,如果要南下攻擊荊州,首先就得解決劉備。
劉表新野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在當時來說很重要,處于曹操陣營與劉表陣營的交界處,在公元204年前,曹操的大本營是在許昌,也就是漢獻帝所在的位置,公元204年曹操拿下冀州鄴城后,就將自己的大本營設在鄴城,而漢獻帝所在的許昌就是東漢的傀儡政權,從地圖上看的話,新野離許昌的直線距離大概是250公里,騎快馬的話,五六天時間就能從新野趕到許昌,漢獻帝雖然是曹操的傀儡,但是卻代表著東漢政權,不可謂不重要,曹操是絕對不允許任何其他勢力搶走漢獻帝的,但許昌離劉表及劉備的地盤非常近,曹操就不擔心劉備或者劉表打過來嗎?曹操看看地圖就會明白,曹操不是不提心,而是做好了萬全之策的安排,劉備或者劉表不敢打,或者沒有能力打到許昌的,因為在許昌的東南和西南分別有曹操的兩個軍事基地,一個是宛城,另一個就是汝南,宛城、汝南與許昌共同組成一個鐵三角戰略防守姿態,劉備或者劉表根本就打不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