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城門古城城門樓位于睢陽區的商丘古城是明代建筑,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因為商丘古城是全國保護最完整的古城,擁有上下五千年不斷代的文明史,商丘古城5000年不斷代的歷史文脈令人震撼,她不僅是商丘的驕傲,也是河南的驕傲。
1、商丘的商丘古城值得一去嗎?
這個問題,我給你肯定的答案,商丘古城太值得去了。游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因為商丘古城是全國保護最完整的古城,擁有上下五千年不斷代的文明史。讓我先帶你領略一下古城的魅力吧:從商丘古城東門進入,映入眼簾的就是陳家大院,你不僅可以欣賞到明清豪門的住宅結構,更可以看到各種傳統藝術和現代文化在陳家大院內的展示和演示,
在歸德府文廟,古老的大成殿會讓你知道這個城市文化教育的繁華,而大成殿旁的千年古皂角樹,更是讓你解商丘與北宋的深厚淵源。再經過美人胡同的近、現代工業廠房,來到古城南門城墻之上,從古至今,再由今到古,這種時代的穿越令人有著別樣的探訪體驗,在古城南門之上,輝煌而平靜的護城湖讓每一個人嘆為觀止。商丘古城不是一座孤獨的古城,她的底蘊非常豐厚,她的胸襟非常廣闊,她的經歷之滄桑和精神之砥礪也非常感人,
在中國北部,水繞城這種景觀十分少見,這既是一湖碧水,又是一湖文化,歷史文化和生態文化一旦完美地融合,必定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旅游價值。保護開發好古城,打造好有關旅游文化品牌,通過旅游文化傳承歷史,讓人們看到活的歷史,意義尤其重大,商丘古城5000年不斷代的歷史文脈令人震撼,她不僅是商丘的驕傲,也是河南的驕傲!特別是這幾年,商丘市委、市政府對古城的修復性保護建設和展示是下了大決心的。
2、商丘的地標性建筑有哪些?
大型城雕“商”字“商”字廣場大型城雕“商”字,坐落于商丘城市主干道神火大道與南京路的交會處,于1997年6月落成,是商丘市區的重要標志,如今,廣場四周高樓林立,發展成為商丘新的城市中心,“商”字廣場也成為商丘市最著名的地標。“商”雕塑是根據甲骨文“商”字造型進行變異、取舍和夸張,由兩個垂直交叉的“商”字呈鼎字形設計而成,從前后左右四個方位看都是相同的,氣勢巍然屹立,既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又寓意商族在這里起源,商業從這里開始,先商民族在這里繁榮興盛,
同時,也寓意商業乃國之大業,民之大計。同時,這個“商”字通體紅色,又象征著這里是火的發源地,近看,我們會發現“商”字雕塑上有許多紋飾,精致細膩、耐人尋味。人民廣場·毛主席塑像人民廣場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商丘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域,廣場周圍環繞著百貨大樓、工貿中心、商丘汽車站、新華書店、土產大樓等,廣場中心的毛主席塑像是商丘城市的不朽記憶,
1968年9月29日,由當時的“商丘地區革命委員會”和“商丘市革命委員會”聯合承建,為鐵質鑄成;1990年9月9日,中共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在原址重塑;2003年12月,由商丘市潤豐陵園殯儀有限公司捐資修葺。人民廣場不僅是市區最早的繁華區域,也是廣大市民休閑的場所,毛主席塑像正面鐫刻著毛體“為人民服務”。
毛主席塑像雖然是“文革”時代的產物,卻記載著商丘人民對毛澤東同志的深情厚意以及人民廣場演變的歷史,已屹立于商丘人心中,商丘古城·城門古城城門樓位于睢陽區的商丘古城是明代建筑,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為城堡式建筑,俯瞰全城,甚為壯觀,城門為拱券式,東門曰“賓陽”,南門曰“拱陽”,西門曰“垤澤”,北門曰“拱辰”。
南北城樓均于1989年重修,為歇山重檐式建筑,分上下兩層,坐落在古城中軸線上,雄偉壯觀,登城樓遠望,內可看古城全貌,外可觀城湖美景,一直是商丘人常來常往的去處。“拱辰門”是古城的北門,也是從市區進入古城最便捷的通道,人們親切地把那里稱作“北門口”,是無可替代的古城標志,華商文化廣場·閼伯臺閼伯臺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