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之所以變得美麗,主要還是因為身處揚州之故。從最早的隋煬帝三下揚州,再到后來的乾隆皇帝多次當揚州,瘦西湖的地位因此而變得重要,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自古揚州就是文人雅士喜歡游玩的地方,瘦西湖之名,源于清初吳綺“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1、瘦西湖為什么叫瘦西湖?
瘦西湖這個名字,當初沒有什么很嚴格的比對或定義過程,只不過因緣巧合,因此有了這個名字。西湖的湖面積六七平方公里,而瘦西湖只不過七八百畝而已,兩者面積相差比較大,景點也不相同,如果說江南風景的共同點,確實有一些,不過又何止瘦西湖一處呢?瘦西湖之所以變得美麗,主要還是因為身處揚州之故,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自古揚州就是文人雅士喜歡游玩的地方。
從最早的隋煬帝三下揚州,再到后來的乾隆皇帝多次當揚州,瘦西湖的地位因此而變得重要,話說乾隆年間,有位杭州的詩人到揚州,飽覽瘦西湖的景致后,不禁由感而發,寫了一首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在古代,以文科為主的社會模式,文人的影響力,媒介傳播力還是很強的,自此以后,瘦西湖的名字便傳開了。
2、杭州西湖和揚州瘦西湖哪個好?
當然揚州瘦西湖好玩啦!瘦西湖的美,美在了小而精致,美在了亭臺樓閣,美在了江南小橋流水人家,春天的瘦西湖百花齊放,美不勝收。河邊楊柳依依,湖面波光粼粼,杭州西湖有杭州西湖的一種美,氣勢磅礴的美,西湖雖然大,都是自然美景,風景古跡文化價值不高,缺少一種韻味。靈隱寺還是值得一去的,在回頭說揚州瘦西湖是湖上園林,里面的傳統建筑都是皇家規格,中國少有的園林規格,游玩瘦西湖,品嘗淮揚菜,那是絕對值得一來的,看完了瘦西湖的園林,就不用再去蘇州園林游覽了。
3、瘦西湖怎么樣?值得去嗎?
瘦西湖,原叫保障湖,面積兩千畝,水上面積700畝。位于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郊,瘦西湖之名,源于清初吳綺“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1736年,杭州的詩人汪沆,到揚州游玩瘦西湖,作詩一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因喚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乾隆年間已經形成基本格局,
“園林之盛,甲于天下。”那是對它最好的贊譽,瘦西湖有一十四個景點。主要有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是國家五A景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虹橋“揚州好,第一是虹橋,楊柳綠齊三尺雨,櫻桃紅破一聲簫,處處駐蘭橈。”湖景色優美,是過去文人墨客吟詩作對的好地方,康熙年間,詩人王魚洋贊到“虹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五亭橋如果把瘦西湖喚作美女,那么五亭橋就是美女的腰帶,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志,也是揚州市的地標!具有200多年的歷史。五亭橋上建有五個風亭,亭上有寶頂,亭內畫有天花,亭外掛著風鈴。五亭橋有十五個橋洞,洞洞相連,洞洞相通,釣魚臺湖心的釣魚臺,原是文人墨客吹拉彈唱的地方。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來到這,動了釣魚的念頭,魚竿直直地舉了一個時辰,魚兒也沒有一條上鉤,
底下人急了,選了幾個水性好的下人頭頂著荷葉,嘴上叼著稻桿,悄悄地潛到水里,拿著活魚直接往魚鉤上掛。乾隆皇帝桿桿不落空,龍心大悅,后人起名釣魚臺。白塔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須彌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龕,龕里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勻稱不同,揚州的白塔亭亭玉立,和不遠處的五亭橋相應成趣,
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最大的島嶼。也是建筑最多的地方,風亭,吹臺,月觀,琴室,棋室,木樨書屋,都在小金山上,小金山的名字與鎮江的金山區別開來,風亭風亭是小金山的最高點。風亭上有一對聯,上曰“風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以”,下書“亭臺依舊,羨他煙水全收”,二十四橋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