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廟會活動起止時間是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城隍廟會有歡慶鑼鼓走旱船、獅舞、高蹺舞、變臉、雜技、魔術表演、猴戲等,城隍廟后院則有民間工藝展示和免費學習活動。在鄭州的有城隍廟廟會和文廟廟會,河南的廟會活動數不勝數,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紹了,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歡樂,還是要自己去探尋~。
1、大年初一河南哪里的廟會好玩?
在鄭州的有城隍廟廟會和文廟廟會。城隍廟廟會活動起止時間是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城隍廟會有歡慶鑼鼓走旱船、獅舞、高蹺舞、變臉、雜技、魔術表演、猴戲等,城隍廟后院則有民間工藝展示和免費學習活動,豫劇藝術陳列、城隍文化及六十花甲神系列泥塑、城隍出巡壁畫等則在城隍廟長期展出。文廟的文化廟會從正月初一開始,截止到正月初六,
除了有舞龍舞獅、高蹺、雜技等民間工藝、民間絕活表演及民間工藝品展演,每天舉行的祭孔儀式也是值得廣大市民觀看和參與的傳統文化活動。洛陽的話可以去關林廟,從臘月二十九開辦到正月十六,洛陽關林廟是我國唯一“林、廟”合祀關公的古代經典建筑群,每年春節期間這里會舉行廟會。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感受關公忠義仁勇,還可以祈福納祥,
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景區內也開辦廟會,在此期間,景區將全國民俗表演演繹精英匯聚一堂,為游客們呈現最民俗的春節大戲。在開封,除了清明園之外,還可以去萬歲山春節廟會,也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河南的廟會活動數不勝數,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紹了,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歡樂,還是要自己去探尋~。
2、中國很多城市里都有城隍廟,城隍廟里供奉的是什么神仙?
其實,正如火神、蟲神、灶神、門神一樣,遠古時期的人們崇尚自然,凡是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人們都認為其中有神靈的存在,早在幾千年前的周朝,每到年終天子都要祭祀八蠟神,“八蠟”指的就是八位神靈:先嗇(神農氏)、司嗇(后稷)、農神(田官)、郵表啜(田間廬舍和阡陌之神,人們為感謝其創田間廬舍,開辟道路,劃分了疆界)、禽獸神、坊(堤壩)、水庸、昆蟲神。
其中第七位“水庸”指的是田間的溝渠,水庸神就是溝渠神.后來,隨著古代城市的發展,人們有了城墻的概念,城墻之外還要修建護城的壕溝,護城壕里有水,就成了護城河,稱為“池”,沒有水的城壕,就稱為“隍”。城隍連用,泛指城墻和護城壕,“城隍”一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兩都賦》:“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農村的“水庸神”,到了城市就是“城隍神”,城墻和壕溝可以防御敵人,保護城市和城里的百姓。
于是在上古八蠟祭祀的基礎上,衍生了了城神這一神靈,并以其作為城市的形成保護神,而后城隍神還被納入了道教神仙體方系,成為了掌管冥界的主神之一。據說最早的城隍神是漢朝的紀信,在楚漢滎陽之戰中,紀信假扮漢王,救出了劉邦自卻被項羽燒死。劉邦為了紀念自己的救命恩人,就為其蓋了祠廟,給予祭拜,傳說文景二帝之時,將其正式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
這也是城隍神由自然神成為人神的發端,城隍信仰自發源以來,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唐朝時達到了頂峰,祭祀城隍在民間蔚然成風。到了宋朝城隍被列入祀典,凡新官上任的前三天內,必須拜謁當地城隍神,這是希望以神明的威力鞏固并加強官吏對地方的統治,宋代以后,隨著城隍信仰的進一步發展,城隍神更加人格化、本土化、多樣化。
各地百姓紛紛將對當地具有巨大貢獻的已故名人或名臣作為城隍神,并且沿用至今,如古都西安以及全國眾多城市均祭祀漢高祖劉邦的部將紀信;蘇州祭祀戰國時的春申君黃歇;北京祭祀文天祥、楊椒山;杭州祭祀明朝的直臣周新;南寧、桂林祭祀北宋的忠貞之臣蘇緘等,這些都是“本土化”了的城隍神,此外,上海的城隍廟里,甚至還同時供奉過秦裕伯、霍光、陳化成三位城隍神,這三位城隍神在不同時代對上海都形成了相當大的精神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