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親眼看到了一個悲壯而令人同情的老馬,通過欣賞這首詩,我們可以更具體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詩創作的成就和特點,”“老馬”選自這本詩集,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東諸城,寫作的歷史背景"老馬":"老馬"寫于1932年,是臧克家詩集品牌中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詩歌之一,由臧克家撰寫。
由臧克家撰寫。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東諸城。從小喜愛古典詩詞,18歲前在農村生活,更了解農民的悲慘境遇。這段農村生活成為他后來創作的深厚基礎。1923年入濟南山東第一師范,開始寫詩。1926年秋,參加北伐,大革命失敗后逃亡外地。1930-1934年就讀于山東大學,在新詩創作方面得到聞一多的鼓勵和幫助。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烙印》多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對農民的悲慘命運抱有無限同情。其藝術簡潔、嚴謹、含蓄、凝練,受到了茅盾、聞一多等人的好評。茅盾曾斷言:“在目前的青年詩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許是其中最優秀的一位。”“老馬”選自這本詩集。抗戰前,詩人還有《惡的黑手》、《自畫像》等詩作。抗戰時期發表了《從軍》《大地之歌》等一些詩歌。抗戰后,有《寶貝》、《零度人生》、《冬天》等十幾首政治諷刺詩。
寫作的歷史背景"老馬": "老馬"寫于1932年,是臧克家詩集品牌中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詩歌之一。作者曾說:“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我完全否定了蔣介石的政權,但對革命的前途感到非常不確定。生活苦,心情抑郁憤怒。”作者親眼看到了一個悲壯而令人同情的老馬。如果不是他寫的,心里會有一種壓力。通過欣賞這首詩,我們可以更具體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詩創作的成就和特點。人們稱之為“農民詩人”
3、 臧克家的《 老馬》, 老馬象征什么意義?為什么?老馬是災難深重的舊中國人民悲慘形象的真實寫照。“反正它一句話也不說”“它沉重地垂著頭”“它只把眼淚吞在心里,”這些陳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正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巨大的苦難。這匹馬老馬曾經思考過自己不幸的命運,但總是“不知下一刻命運,只以淚洗面吞心”,從中也能體會到它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