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對張國燾的錯誤做出決定
4月3日
江蘇法院對“七君子”提出公訴
4月5日
國共兩黨同祭黃帝陵
4月20日
托馬斯·曼呼吁拯救德國文化
4月26日
宋慶齡等發起營救七君子行動
4月27日
意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逝世
4月27日
德國空軍轟炸格爾尼卡
5月2日
延安召開的黨的蘇區代表會議
5月6日
“興登堡”號被焚毀
5月7日
毛澤東、劉少奇作報告為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努力
5月14日
東北軍被整編
5月15日
美國第一位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誕辰
5月23日
洛克菲勒病逝
5月28日
國民黨中央考察團考察陜北
5月28日
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
6月1日
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6月3日
溫莎公爵結婚
6月4日
金日成夜襲日本根據點普天堡,史稱普天堡戰役
6月8日
國共兩黨廬山談判
6月11日
“七君子”被控參與發動西安事變
6月11日
蘇聯名將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害
6月23日
班禪九世卒于青海
7月2日
中國女鋼琴家顧圣嬰出生
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7月8日
中共中央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7月10日
日軍參謀本部決定大規模對華用兵
7月11日
美國作曲家格什溫逝世
7月12日
張寒暉譜寫《松花江上》
7月13日
中日軍隊在永定門外發生沖突
7月17日
第一部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首映
7月18日
探險家埃爾哈特在環球飛行中失蹤
7月20日
無線電通訊奠基人馬可尼在羅馬去世
7月25日
日軍借口修理電線,制造了“廊坊事件”
7月27日
毛澤東、張聞天強調紅軍改編原則
7月28日
抗日愛國將領佟麟閣殉國
7月28日
抗日愛國將領趙登禹犧牲
7月29日
北平、天津淪陷
7月29日
通州起義
7月30日
平津淪陷
7月31日
“七君子”出獄
8月1日
山東菏澤大地震
8月8日
達斯汀·霍夫曼出生
8月9日
日軍參謀部決定進行察哈爾作戰
8月10日
中國運動員容國團誕生
8月11日
美國作家伊迪絲·華頓逝世
8月12日
蔣介石任海陸空軍大元帥
8月13日
淞滬會戰爆發
8月14日
日機轟炸南京
8月14日
國民政府發表的《自衛抗戰聲明書》
8月14日
“八一四”空戰
8月15日
中國空軍與日機頻繁搏戰
8月17日
閻海文殉國
8月17日
中國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出生
8月20日
全國南北戰場劃分為五個戰區
8月21日
中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8月22日
中共中央舉行洛川會議
8月23日
日機轟炸上海,平民死傷無數
8月24日
《救亡日報》創刊
8月25日
中共中央改紅軍為八路軍
8月26日
南口、張家口失守
8月31日
日本華北方面軍成立
9月1日
淞滬戰事慘烈
9月2日
“奧運之父”顧拜旦病逝于日內瓦
9月5日
最大一次納粹集會在紐倫堡舉行
9月6日
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
9月11日
中日兩軍鏖戰平型關內外
9月13日
中日忻口大戰
9月14日
保護地中海貿易安全的尼翁協定簽字
9月19日
日本用非法手段“美國制造”與美國爭奪南美市場
9月22日
《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發表
9月25日
平型關大捷
9月30日
平型關戰役結束
10月2日
第四軍成立
10月11日
淞滬戰線大場之戰爆發
10月12日
新四軍正式組建
10月13日
新四軍建軍
10月14日
呂正操率部起義
10月19日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逝世
10月26日
謝晉元將軍率800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抗日
10月26日
日軍攻陷娘子關
10月27日
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
10月27日
偽“蒙古聯盟自治政府”成立
11月1日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學
11月2日
忻口戰役結束
11月3日
蔣介石不承認日本提出的停戰七項要求
11月4日
廣陽伏擊戰
11月6日
“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形成
11月8日
中國記協成立
11月9日
太原失守
11月12日
淞滬會戰結束
11月17日
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錢塘江大橋開通
11月20日
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
11月21日
抗日英雄高志航殉國
11月24日
唐生智就任南京衛戍司令
12月1日
南京保衛戰開始
12月7日
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12月10日
科學家發現爪哇人
12月11日
南京保衛戰激烈進行中,蔣介石決定令守軍全部撤退
12月13日
肖山令中將殉國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
12月20日
德國的著名將軍埃里希·魯登道夫逝世
12月21日
美國著名電影演員簡·方達誕辰
12月26日
中國海軍第三艦隊在青島不戰自沉
12月29日
中共壽光縣委組織發動了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
5. 9月份重慶天氣
按照氣象標準,入秋的標準是有規定的,必須連續5天平均溫度低于22℃,才叫秋天。重慶市氣象局氣候中心數據顯示,重慶主城區春天平均為91天左右,夏天最長,大部分地區在120天左右,主城區每年夏季平均123天左右,秋天則在81天左右,人們印象深刻的冬天,其實才是最短的一個季節,只有70天左右。重慶入秋時間,多在9月中下旬。重秋季有兩個多月至11月上旬結束。
看大數據,重慶的秋天有兩個多月了,那為什么大家感覺重慶沒有秋天呢?總感覺常常夏天一過就到了冬天。
其實這是因為9月的重慶,正是華西秋雨時。華西秋雨主要影響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地。每年此時,重慶成為了秋雨最多的省級城市,接近一半的秋日里都會有降雨。因為重慶的夏天比較長,大家在體感上習慣了高溫,一有降雨來臨,多半帶著點降溫,溫差較大,所以大家偶爾也生出“一雨過冬”的感慨,也就不足為奇了。
6. 重慶發生的變化
重慶,簡稱渝。對于重慶,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第一印象應該是江城、霧都、山城吧!重慶作為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重要地區,在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都是國家重點管轄地區,這里我就來淺談下重慶的行政管轄變遷吧!
重慶歷史悠久,春秋時期,重慶屬巴國境地。秦滅巴后,在這里推行自己的郡縣制,就在重慶設置了巴郡。
西漢建立后,巴郡改稱為江州,并歸益州管轄,這個時候重慶叫做江州。東漢末年,劉璋在分置了一個永寧郡,治江州。
三國歸晉后,晉改永寧郡為巴都郡。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巴都郡改回巴郡。南朝梁時期,在巴郡置楚州。被西魏占據后,西魏改為巴州,北周取代西魏后,復改為楚州。
隋統一后,因有渝水在旁,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隋煬帝登基后,又再次改回巴郡,唐統一后,又為渝州,唐玄宗年間,改為南平郡,后唐肅宗李亨復為渝州,并歸山南西道轄地。
宋時期,又先后屬西川路、陜西路、夔州路管轄。后來趙諗謀反,徽宗趙構以“渝”有“變”,改渝州為恭州,意為恭順。南宋孝宗年間,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所以重慶之名可以說是來源于光宗曾在此封王。
元滅南宋后,在這里設立重慶路總管府,屬于四川行省。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明玉珍還建都于此,國號“大夏”,所以元末屬大夏國。明太祖朱元璋滅掉大夏國后,復改為重慶府,隸屬于四川布政使司。清沿明制。
7. 九月十號重慶
重慶軌道10號線從9月18日起進行快速車載客試運營,初期理次間隔為30分鐘左右,快速車只停7座車站,其他12座車站全部跳過。
8. 9月10日 重慶
2022年亞運會開幕式是9月10日,但不是在重慶,而是浙江省杭州市舉行。
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于2022年9月10日-25日,這也是中國迄今為止第三次舉辦亞運會。
我國第一次舉辦亞運會是在1990年9月22日,在中國北京舉辦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亞運會全稱為亞洲運動會,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4年舉辦一屆。
9. 重慶十月底
重慶一般是六月份左右就開始熱起來了。重慶作為三大火爐城市不是白叫的,在五月份還屬于春天的時候,氣溫都一般是在二十幾度以上的,真正進入夏天的六月份,氣溫一般都是在三十幾度保持,一般會持續好幾個月,有的時候到十一月還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