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國慶節,小麥種植的黃金季節,不影響河南小麥播種。作為河南小麥的產量,風調雨順的年景每畝小麥產量800~1000斤,河南小伙共計種了8畝小麥,辛辛苦苦半年多種小麥收入共計為3880元,有時間讓河南農民去種植小麥,對于小麥來說河南省今年不會造成播種難的問題。
1、冬至將至,河南小麥拔節孕穗,能成熟嗎?今年氣候怎么了?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現在真的有這么多人不知道糧食怎么來的嗎?還是故意裝傻充愣?冬至將至,小麥拔節孕穗,還想著成熟收獲?別做美夢了!這些小麥要絕收的!!小麥拔節孕穗按照正常生長時間計算,基本上都是在清明節之后的事情,現在拔節孕穗只要遇到冷空氣,出現零度以下的天氣,小麥穗就全部凍壞了,根本就不會揚花結種,
現在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把這些拔節孕穗的小麥全部拔掉,或者用機子旋掉,趁著天氣還沒有連著上凍,抓緊試駕種晚小麥,播種的時候麥種多用點。就算小麥過了春節再發芽也沒事,雖然現在種子晚小麥產量會有點降低,但總比絕收強太多了,今年看到好幾次新聞說這個事情,一個是安徽南部的,一個是河南南部的。因為這兩個地方今年遇到的雨水不是很大,今年種植小麥的時間比較早,
2、河南小伙眼含熱淚算了一筆賬,青小麥被收割,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近日,對青儲小麥的收割一畝地為1500元,產生了不同的聲音。尤其是一些人感覺都非常可惜,畢竟小麥面臨著成熟期,似乎這是在糟蹋糧食,危及到人民的飯碗問題,很多人不禁要問青小麥被收割,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河南小伙含著熱淚算了一筆賬,從正面回答了青小麥被收割的原因究竟在哪里了,其實都是種地的收入低的問題,讓人看了不禁心酸。
小伙子,這筆賬具體的算法如下,大家可以看一下:1、小麥的種植成本,小麥種子每畝50元,耕地打碎玉米秸稈還田每畝160元,化肥每畝160元,播種每畝25元,農藥每畝20元,收割每畝60元。每畝小麥種植成本為475元,2、每畝小麥的收入。作為河南小麥的產量,風調雨順的年景每畝小麥產量800~1000斤,按照1.2元的出售價格,這樣每畝地收入960元。
這樣每畝小麥的收入為485元,河南小伙共計種了8畝小麥,辛辛苦苦半年多種小麥收入共計為3880元。還不及小伙一個月的工資高,這個小伙解釋了由于種的是旱田,沒有水利灌溉條件,所以沒有計算灌溉的費用。3、小伙忽略了小麥種植的部分成本,關鍵一點是小伙還沒有像城里人想象的那樣算人工費,也有一些人認為農民的人工不算錢。
如果說算農民的人工的話,確實的是昆北的,即便是現在農村打零工,一個人每天的工資也要80~100元之間,個別地方農忙時達到了150元。收獲麥子到曬干儲存起來,至少需要3~5個人工,按照100元的人工,那要減少至少300元的成本,所以一畝地的收入也不過100來一塊,8畝地的收入也不過1000元,這樣計算下來那就更慘了。
特別是今年立春以后北方天氣比較旱,尤其是黃溫河中下游流域,好久沒有下雨了,現在小麥已經干枯,好多農民不得不灌溉小麥,這還是需要費用的,一畝地至少要50元。所以算一算種小麥來說都是虧損的,河南小伙含淚計算可以理解,4、農民賣青儲小麥劃不劃算?目前好多飼料廠到農村收購未成熟的青儲小麥,每畝地按照1500元來計算。
而且收購清楚小麥的機械費用,運輸費用,人工費用全部由飼料廠來支付,農民只管站在地邊上收錢就可以了,這樣來計算農民世界上很多的種植成本。至少農民不用用人工來收獲小麥曬干,沒有儲存時氣的鼠害等損失,小麥也不用自己支付收割小麥的機械費用,到了仲夏季玉米等農作物,小麥時也不用旋耕機在打碎小麥秸稈,也省了一部分錢省時省力。
從目前的種植成本來說,至少又減少了幾百元的成本,這樣農民就變相地增加了種地收入,通過計算,這樣農民至少一畝地能夠收入達到1100元。所以農民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小麥提前收購以后,農民種地可以提前種植,對于農民種地來說,現在種的農作物都是春季農作物,等到小麥成熟以后種植就是秋季農作物,對于產量來說,春季農作物比秋季農作物至少增產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