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市行政地圖全圖
重慶市區面積43263.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774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423.09平方公里。以上數據來源《2017年住建部城市年鑒》
重慶是主城區面積5472.68平方公里,主城城區面積2616.64平方公里,主城區建成區面積808平方公里(2018年數據)。
主城城區面積依據如下:
重慶特大城市(都市發達經濟圈)的城市規劃區,簡稱主城。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并結合行政區劃,確定重慶特大城市的城市規劃區的范圍為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的全部行政區域;渝北區的人和街道、龍溪街道、大竹林鎮、鴛鴦鎮、禮嘉鎮、回興街道、雙鳳橋街道、雙龍湖街道、沙坪鎮、石坪鎮、悅來鎮;巴南區的李家沱街道、花溪鎮、南泉鎮、魚洞街道、一品鎮、界石鎮、惠民鎮、南彭鎮;北碚區的天生街道、朝陽街道、龍鳳橋鎮、北溫泉鎮、歇馬鎮、施家梁鎮、蔡家崗鎮、童家溪鎮、東陽鎮。該區域簡稱“主城”。該區域面積為2616.64平方公里。
2. 重慶市政區地圖
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5月,重慶市下轄26個區和12個縣(自治縣),區: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區、武隆區。
縣(自治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人口:3102萬
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重慶簡稱“渝”,三面環山,城區依山而建,故以“山城”著稱;嘉陵江、烏江在這里與長江交匯,又以“江城”聞名。重慶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紅巖精神”起源地,世界美食之都。擁有長江三峽,世界遺產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和金佛山等壯麗景觀。
3. 最新重慶行政地圖
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都差不多 一般的地圖都沒用 最好用的地圖就是問當地人 用地圖 幾分鐘的路都可以走出幾十分鐘 一直在那里繞繞繞 地圖在重慶都要崩 所以最好來重慶就是找個當地人問路 絕對比地圖好用一百倍 導航屬于啥也沒用
4. 重慶 行政地圖
重慶在中國地圖的西南方。
5. 重慶市委地圖
重慶市主城九區包括了渝中區、南岸區、巴南區、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 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
6. 重慶市政務地圖高清版
江北區是重慶主城區之一。是重慶市規劃的信息、金融、文化藝術中心,是涉外領事館區和交通樞紐。東南、西分別與巴南、南岸、渝中、沙坪壩等區隔江相望,北與渝北區接壤。
兩江新區是重慶市下轄的副省級新區、國家級新區,這也是中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別的開放新區,也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后,由國務院直接批復的第三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
北部新區位于重慶渝北區,開放型經濟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制造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7. 重慶市政府位置地圖
重慶將構建“兩江三谷四山九組團”城市格局。以“兩江四岸”為主軸,優化城市空間和功能格局,策劃“四大灣區”,構建四大重要節點,加強江心生態島鏈保護。整合現行規劃中規模較小、較散、功能相近的空間單元,結合重大功能布局,在三大槽谷中形成9個城市組團。組團內促進職住平衡發展;組團間控制組團隔離帶,提升生態品質。建立“一核多心”的城市中心體系。
“一核多心”具體指哪些地方?
一核:即城市中心區,以解放碑江北嘴彈子石CBD為核心,由觀音橋、沙坪壩、楊家坪、南坪、大坪等商圈共同構成。多心:即對應除中心組團之外的8個組團中心,包括兩江、西永、茶園、釣魚嘴-龍洲灣、北碚、西彭、龍盛、南彭等8個組團中心。
對照之前的規劃,2007年總規對重慶九區城市空間結構規劃為“一城五片,多中心組團”;劃分了都市區、主城和郊區、中心城區三個層次。其中,中心城區位于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范圍1062平方千米。后因城市發展需要,尤其是兩江新區的設立,在2011年的總規修訂版中,簡化了空間層次,都市區、郊區概念消失,主城區九區統稱主城區。主城區組團則由原16個組團,增加到21個,新增加了悅來、水土、龍興、界石組團,將觀音橋-人和組團拆分為兩個組團。大竹林-禮嘉,更名為禮嘉組團,茶園-鹿角更為名茶園組團。
現行規劃中,存在空間單元“規模較小、較散、功能相近”弊端,“一核、多心”的全新格局,將促進“組團內職住平衡發展;組團間控制組團隔離帶,提升生態品質”;并且,由“一核”承擔城市主職能,“多心”作為區域公共服務和公共活動中心,部分承擔城市級功能。
8. 重慶市政府地圖
美術工作者蔡躍宏在設計新重慶藝術觀光地圖時,偶然發現直轄后的巴渝地圖40個城市節點,相連后可生成一只美麗的“巨鳥”圖案,這只“巨鳥”酷似古代巴人的“太陽鳥”圖騰。特別有趣的是這只“巨鳥”與重慶生態、經濟、人文、功能神秘對應吻合:
主城九區商圈為心臟;長江為主動脈;
涪江、嘉陵江、烏江、綦江、芙蓉江、大寧河等水系為靜脈系統;
主城九區為都市發達經濟圈(太陽);
頭、頸、胸、腹、翅、腿相對應地區為經濟較發達渝西經濟走廊;
尾、羽、腳爪相對應為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
涪陵、萬州兩大工業城市分布在兩個主要節點上;
江北機場和即將建設的墊江國際機場均在鳥的翅膀上;
人杰地靈的潼南縣為鳥的頭部。
這只“神鳥”的發現立即在民間和學術界引起了轟動,這只暗藏在巴渝大地的‘神鳥’其形態與布局符合重慶三大經濟圈的格局,給重慶的騰飛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