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福建長汀縣店頭街——明清古街店頭街是長汀四大歷史傳統街區之一,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業街區,也是長汀的核心組成部分。古街前店后宅,下店上宅,集傳統行業于一街市,建筑物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格局和獨特的歷史風貌,基本維持其原有的社會功能和經濟文化活動。
5 廣東潮州太平街義興甲巷——歷經宋、元、明、清近千年歷史,街內擁有石牌坊23座、民國時期特色騎樓、百年老字號商鋪、5口古井、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街是集旅游、娛樂、購物、住宿、餐飲、特色風味小吃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步行街。
6 安徽黃山歙縣漁梁街——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該處已形成街市,距今已有1252年,是當時徽州與外部世界溝通的重要市鎮之一,因形態似魚而得名。它是一個典型的商業交通性聚落,其布局形態、街巷空間均呈現出與大多數皖南古村落迥然不同的面貌,漁梁街社會生活的平民性是其有別于其他皖南歷史街區的一個顯著特征。
7 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翹街——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德鳳鎮,全長近1公里,兩頭高,中間低,狀如翹起的木扁擔,因此稱為“翹街”。該街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歷經600多年滄桑,較為完整地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傳統格局和風貌,街區主要建筑物有黎平會議會址等20多處文物建筑和數百戶民居,呈徽派建筑風格,“風火墻”鱗次櫛比,蔣家大院、周氏宗祠等經典傳統院落錯落有致。
8 浙江杭州清河坊——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區吳山北麓,南面是繁華的延安路特色商業街,毗鄰西湖、城隍閣等著名風景區,占地面積13.66公頃。清河坊是杭州悠久歷史的縮影,百年老店如胡慶余堂、王星記、張小泉等均集中在這一帶。街區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慶余堂、錢江第一井、唐朝天門、于謙故居、胡雪巖故居等景點。
9 河南洛陽澗西工業遺產街——位于澗河以南,面積約60平方公里。該區域總體結構清晰,內含多處洛陽市“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及配套生活區和科研單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工業建筑風格的集中區。
10 云南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南詔古街——由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保留至今的月華街、日昇街、北街和南街組成,歷經253年。古街上的民居大多保留了明清建筑風貌,多為土木結構、青瓦坡頂的“四合五天井”,或者是兩種布局相連形成走馬轉閣樓和“六合同春”布局。
第四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名單:
福建省廈門市中山路、四川瀘州堯壩古街、西藏江孜縣加日郊老街、陜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江蘇省南京市高淳老街、山東青島小魚山文化名人街、浙江省臨海市紫陽街、吉林省長春市新民大街、廣東省深圳市中英街、安徽黃山市休寧縣萬安老街
1 廈門中山路——始建于1925年,位于廈門島西南部。中山路是廈門街市馬路"四縱七橫"中的"七橫"之一,自開街以來,一直是廈門的商業龍頭。中山路是廈門目前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擁有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圣堂等眾多人文古跡。沿街均為閩南風格的騎樓建筑,中山路沿線是廈門商業的發源地,目前仍然是廈門最繁華的商店街之一。中山路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成片的南洋騎樓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瑯滿目的各色閩臺特色小吃和回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構成其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中山路保存下來的騎樓街道歷史文化遺址和閩南街市風情,見證了廈門城市歷史發展的過程,留存了城市寶貴的文化記憶。如今的中山路,已經成為一條歷史積淀深厚、經營品類齊全、名店名品云集、人流物流集中的歷史文化名街。
2 四川瀘州堯壩古街——堯壩古街是川黔茶鹽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堯壩古街素有"川黔走廊"之稱。街道全長千米,南北走向,呈"S"形布局,兩邊是規模宏大的古民居 群落。街區包括清進士牌坊、王朝聞故居、清嘉慶建筑大鴻米店、明朝古廟東岳廟、清周家祠堂周公館、娘親古榕等著名景點,以及散落于千米長街的各種茶館、酒肆、染房、客棧等,保存完好,古樸依然。
3 西藏江孜縣加日郊老街——加日郊老街位于西藏江孜縣城北側,海拔4020米,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從街面上看,一幢幢藏式樓房鱗次櫛比。每幢建筑,不論大小,布局自然隨意,造型柔和優美,那種“上宅下店”“前鋪后宅”“前店后院”的建筑形式,將居住、經商、休閑娛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重重院落,巷道幽深,給人一種寧靜安逸。江孜老街作為貿易集散地,既有商店、攤點,又有手工作坊,與老街建筑共同構筑了江孜古鎮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