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傷發黃癥狀肥傷麥苗發黃的特點是。缺鉀型發黃癥狀表現缺鉀發黃的麥苗常先從老葉的尖端開始,然后沿著葉脈向下延伸,黃斑部分明顯,呈鑲嵌狀發黃,引起麥苗發黃原因很多,經過對近幾年發生的麥田葉片發黃情況的整理、分析、總結出了下列引起小麥葉片發黃原因與補救措施,供大家參考。
1、小麥發黃漚根如何補救?謝謝?
感謝老師邀請,小麥發黃漚根有幾種情況,一,小麥品種不適合當地種植,不耐低溫凍害,如遇冰霜凍害就會造成小麥發黃漚根,最后導致小麥死亡。二,播種后的小麥苗床沒有壓實,導致出苗后遇到干旱情況小麥葉面發黃漚根容易吊死麥苗現象,三,秸稈還田和藥害都能引起小麥葉面發黃漚根現象,為了減少小麥出現發黃漚根,首先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小麥品種,宜晚播淺播,種植地塊要深耕細耙,種子播下后要多做壓實處理,畝補充農家肥三到五噸左右或尿素十五到二十公斤再配合一些生物調節劑都能有效防治小麥發黃漚現象。
2、春天麥苗發黃還伴有死苗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采取什么方式補救?
小麥苗期,常常會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黃苗嚴重阻礙小麥的生長發育,對小麥產量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引起麥苗發黃原因很多,經過對近幾年發生的麥田葉片發黃情況的整理、分析、總結出了下列引起小麥葉片發黃原因與補救措施,供大家參考。除草劑藥害小麥除草劑藥害癥狀心葉和葉尖失綠發黃,葉片扭曲畸形,生長發育緩慢,受害嚴重的植株甚至停止生長,
大部分地區近幾年發生的小麥除草劑藥害事件,其原因都是由于施用技術上的錯誤造成的。施用時間不當,小麥拔節后仍然使用除草劑除草;為了達到“好的防控效果”,不按照除草劑標簽上的濃度使用,隨意加大濃度;施藥時溫度過底,造成麥苗受藥液凍傷,補救措施除草劑藥害產生后很難在短時間內解除,可采用噴清水,噴施葉面肥,增施追肥,早澆水等措施來促進小麥的生長發育,提高小麥的自我恢復能力。
缺氮型發黃癥狀以及原因小麥缺氮植株矮小細弱,分蘗少而弱,幼苗葉片進而發黃、葉尖枯萎,葉下部老葉發黃枯落,其原因一般是由于播種過早、砂性田、基肥施得不足而分蘗肥施得不及時,且用肥量少,最容易出現麥苗發黃。補救辦法如小麥苗期缺氮發黃,可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開春后缺氮發黃,可于返青期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起身或拔節期每畝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
缺磷型發黃癥狀表現小麥缺磷,次生根極少,分蘗少,葉色暗綠,葉尖黃,新葉藍綠,葉尖紫紅,如不及時補救,將導致穗小粒少,子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補救措施麥苗缺磷,每畝可溝施過磷酸鈣45—50公斤,也可葉面噴施補肥,每畝噴施3%過磷酸鈣水溶液60公斤,間隔7—10天,連噴2—3次,
缺鉀型發黃癥狀表現缺鉀發黃的麥苗常先從老葉的尖端開始,然后沿著葉脈向下延伸,黃斑部分明顯,呈鑲嵌狀發黃。黃葉下披,后期貼地,病苗莖稈細小而瘦弱,易早衰、易倒伏,補救措施缺鉀麥田,可在小麥苗期,每畝溝施氯化鉀或硫酸鉀7.5—10公斤,也可每畝施草木灰30—50公斤;在小麥生長中后期,每畝葉面噴施10%草木灰浸出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60公斤,連噴2—3次,間隔期7—10天,防治效果十分顯著。
凍害癥狀及原因小麥播種到4月下旬之前,突遇驟然強降溫或小麥越冬期低溫持續時間長或天氣反常出現暖冬與寒冬交替,小麥就會發生凍害,小麥受凍后,因為受凍害的嚴重程度不同,會顯示出不同的癥狀,輕者葉尖發黃,重者葉片干枯,遠看麥葉發黃,近看麥葉如水燙傷后青綠發黃。補救措施補肥澆水,促進小麥生長發育,達到小麥早分蘗、小蘗趕大蘗、提高分蘗成穗率,減輕凍害的損失,
肥傷發黃癥狀肥傷麥苗發黃的特點是:黃苗在田間分布不均勻,麥苗植株老葉葉尖發黃,有肥燒傷點。補救措施細水漫灌降低肥料濃度播種過深癥狀小麥播種過深,麥苗出土后會成為類似缺氮一樣的黃弱苗,補救措施對于這類黃弱苗應該及時追施效速氮肥,并結合土壤墑情澆水,促進幼苗根系發育,病蟲害近年來紋枯病、根腐病發展很快,發病程度不斷加重,由紋枯病、根腐病引起的小麥干葉死苗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