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城市發展戰略決定了在湖北,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2018年武漢GDP達到14847.29億元,位居全國第九,但武漢近10來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面貌也是日新月異,才有了這個武漢人都知道的口號,武漢每天不一樣。
1、湖北發展怎么樣?
1、省一級來說,除了幾個經濟大省,就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以外,湖北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靠前的,有時排在河南、四川后面,但說明不了什么,河南、四川體量、人口都比湖北多很多,整體上說,除了沿海,中西部最厲害的省份,非湖北莫屬,湖北勝過中西部諸省、自治區,勝就勝在綜合實力上、勝在可持續發展上、勝在科教文衛上;2、八十年代以前,湖北就是資源大省、科教大省、重工大省、交通大省,處在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節點上,天時地利占盡了;但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關口上,湖北顯然是落后了十年、耽擱了十年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提倡東西平衡、南北協調、均衡發展了,湖北才奮起直追的,二、三十年的轉型、調整之后,湖北重新回到了快車道、回歸到了應有的地位了;3、二十多年來,湖北摒棄了原先武漢一城獨大、一騎絕塵的做法,由單純的武漢為中心,改為了一主兩副三個發展中心,襄陽、宜昌兩個副中心城市同樣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一個輻射到了河南西部地區、一個連接上了重慶、湖南,區域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了,一體兩翼、激活了整個荊楚,襄陽和宜昌的發展超過了兄弟省份的大多數同等城市,兩個5000億級別的城市拱衛著,全省的經濟也有了堅實的支撐了;4、未來二十年,湖北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進步的空間,在保守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狀況下,經濟內循環的步子還會加大,在沿海省份由外向型向內生型轉移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拓展市場,還是轉移產能,不管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伸展,湖北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心、閘口、關隘,湖北承接沿海產能、沿海市場的核心作用會愈加明顯,不論是在湖北中轉還是留在湖北就地轉化、擴散,湖北都蘊藏著最大的契機、最大的希望、最好伸展的市場。
2、武漢發展的怎么樣?
武漢現在正在加快速度發展,加上此次軍運會使武漢在全球也大受矚目,各地也在陸續征收房屋拆除老破小和城中村,建設更多的優質住宅區,交通方面已經有多條地鐵線路同時開工,等過幾年全部開通后各區的交通也更加便利,天河機場T4航站樓也要開建,商圈也是越建越多,現在到處施工修建隨處可見,等過幾年全部建設完畢后那武漢的地位可以朝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靠攏,因為武漢每天不一樣[贊][贊][贊]。
3、湖北除了武漢還有哪個市發展快?
除了武漢,那就是襄陽和宜昌了,國家城市發展戰略決定了在湖北,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從前幾天山東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可以看出,目前國家就是要發展大城市,并帶動其輻射能力,所以湖北肯定要大力發展武漢的,武漢在湖北一家獨大局面將成為常態,能夠勉強追在老大哥后面的就只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陽和宜昌了。
所以,根據目前城市發展形勢來看,除了武漢只能是襄陽和宜昌,從前兩天湖北省政府報告可以看出,報告里面除了武漢,主要提及的是襄陽和宜昌,其他市州表述都不多。襄陽和宜昌有底子在中部非省會城市中,襄陽和宜昌的排名位列第二和第三,GDP超過了數十個省會城市,經濟發展的底子還是有一些的,GDP在全國位列五十多位,可以說算是中西部地區耀眼的明星了,
襄陽工業已經改變了“一靠軍工,二靠東風”的局面,制造業發展迅速。宜昌坐擁三峽和葛洲壩等戰略資源,發展旅游業,成績斐然,在全國的知名度較高,有時候名氣甚至超越了擁有豐厚歷史底蘊的襄陽,襄陽和宜昌各有各的優勢,都憑自己的優勢在全國留下一席之地,襄陽和宜昌應攜手共進襄陽和宜昌網友經常互掐,實屬不該,同是一個爹一個媽的孩子,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扶持,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共同打造出湖北城市發展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