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校沿革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的前身是中央黨校理論部,1981年,經國家計委和教育部同意,中央黨校招收首批學位研究生。在新世紀,中央黨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通過全國統一招生考試錄取的首批28名碩士研究生,按國家統一標準,以導師制方式進行培養,為中央黨校學位研究生教育積累了初步經驗。
1、黨校的研究生怎么辦理?
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條件是需要學員為中共黨員或預備黨員、大學本科畢業;另外,還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等。一般都需要考試,每年四、五月份左右報名,本科兩年半,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研修班,一共開設了四個研究方向的研修班,分別是社會學專業、戰略哲學專業、法學專業以及經濟管理專業。
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研修班對學員報名有一定的限制,招生對象集中在招生點所在地或系統內的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正科級以上干部或黨校、高校、科研院所、政策法規研究部門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在職黨員領導干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申碩主要采取的是“嚴進寬出”的政策,學員在進入中央黨校學習之前,必須通過由學校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在通過之后再由院校進行擇優錄取,全部通過者才有資格進入中央黨校學習。
2、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怎么樣?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是中央黨校校委領導下的主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直屬機構,擔負著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的招生、學籍管理、教學組織與管理、學位授予、就業指導、行政管理以及黨務與思想政治工作等事務,簡介負責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工作,并對全國省級黨校屬于國民教育系列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進行業務指導。
主要為黨和國家培養具有堅實寬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和政策研究能力的高層次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和高素質領導人才,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實寬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獨立進行教學科研和政策研究能力的高層次的專門人才。中共中央黨校沿革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的前身是中央黨校理論部,1981年,經國家計委和教育部同意,中央黨校招收首批學位研究生,
通過全國統一招生考試錄取的首批28名碩士研究生,按國家統一標準,以導師制方式進行培養,為中央黨校學位研究生教育積累了初步經驗。1983年,按照中央有關文件要求,中央黨校面向全國開始單獨招收碩士研究生,當年招生122名,這一階段的辦學方式是,由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黨校聯合下發招生通知,按照國家規定單獨考試錄取,嚴格按照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規定標準進行培養,同時從黨校實際出發突出黨校特色。
198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批審批,獲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政治學的科學社會主義等專業中招生博士學位研究生,經國家教委同意,從1989年起,中央黨校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編制、研究生報考及錄取工作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碩士、博士招生指標由教育部下達,碩士入學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博士入學考試依照教育部統一規定。
黨校研究生教育進一步規范化,2004年10月,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培養高層次社會科學人才的學科體系。目前,已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3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還設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3個博士后流動站;累計,經國家學位委員會批準,有一級學科下所屬的2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3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現有教學人員700多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00多名,博士生導師88人,碩士生導師154人,擁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專家、學者和一批在教學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他們在國內國外都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與重大的影響力,地位中央黨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黨校教育的鮮明特色,認真貫徹“既堅持國家標準,又辦出黨校特色”的辦學原則,嚴格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有關規定的要求,突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礎理論教學,注重嚴謹的學術研究以及國內外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的研究,尤其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