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鄭州也有一些路就是按照市區原來就有的地標性村莊命名的道路。你瞅瞅,咱大漢開國皇帝給你們起了這么好的名字,打漢朝那時候起,一直用到民國,有啥不好,19年5月,河南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7個省轄市,咱就拿其中一部分城市做個測試,來看看恢復古名,是不是會比今天的名字更好聽。
1、河南有17個地市,為什么只有南陽入選省會鄭州的街道名字?
偽命題,不是真命題!我建議題主購買一張鄭州市區地圖認真看一看,也許就不至于說這么荒唐的事情了。鄭州不僅有南陽路,洛陽路,桐柏路、中原路,而且還有許許多多的道路,我不在這里一些說清楚了。不過,的確鄭州也有一些路就是按照市區原來就有的地標性村莊命名的道路,例如,二七路,紫金山路,順河路,東明路,小寨路等等。
2、如果河南省下面的的城市名字都改成古代的名字,那么誰的名字好聽又有名呢?
謝謝邀請,必須說你這個想法很有意思,2019年5月,河南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7個省轄市,咱就拿其中一部分城市做個測試,來看看恢復古名,是不是會比今天的名字更好聽。頭一個便是駐馬店,不得不說這個名字太鄉俗了,當年這地界叫啥?汝南郡!這名字誰給起的,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劉邦置汝南郡,因其大部分地域在汝河南岸而得名,系“汝南”專有地名之始,
你瞅瞅,咱大漢開國皇帝給你們起了這么好的名字,打漢朝那時候起,一直用到民國,有啥不好?非得改名叫什么駐馬店?你們是打算發展鄉村旅游業不成?不說了,那是1965年,建立駐馬店專區,轄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輿、新蔡、正陽、確山、泌陽9縣和駐馬店鎮,專員公署駐駐馬店鎮。次一個是周口,這是什么地界?老子的家鄉,袁紹袁術弟兄倆的家鄉,當然也是袁世凱的老家,
戰國末年還曾是楚國的臨時都城,秦王問楚王,你最近到哪溜達去了啊?楚王說俺在周口混呢?感覺一下子就從大王變成了賣勞力的漢子。那么如果改名,周口叫啥好呢?最老實的叫法就是陳州,要不然宛丘(從隋朝到明朝一直是這個名)也不錯,很有文藝范,再一個是三門峽,其實這個倒還好,只是像個旅游景點,不是個城市。原來叫啥呢?陜州!扼守陜西出關門戶,多么霸氣,
再一個漯河,這個地界,本來叫隱陽,因濱臨隱水(今沙河)而得名。后來南北朝那會改稱奇雒城,到隋煬帝時代又改名殷城——隱水又名殷水,城隨水名。其實隱陽、奇雒、殷城都不錯啊,為什么你們后來一定要改名叫漯河呢?難道是盛產螺絲嗎?還有焦作,這地界其實是司馬懿的老家,也是韓愈和李商隱的故鄉,其實蠻好,可以叫“司馬市“或是”商隱市”,為什么非得跟“焦”這個字干上?難道是煤炭產業發達嗎?還有平頂山,這地名也實在太平淡了,其實這里安葬著蘇軾、蘇轍兩兄弟的遺骨和其父蘇洵的衣冠冢,完全可以叫“三蘇市”,
最后要講一下新鄉市,明明是城市,為什么要叫這個名?給人感覺是某個鄉村翻新造了一座小區,叫某某新村。實際上,這里是《詩經》重要發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鄉地區的詩歌,占國風的四分之一,為什么不能叫詩城?你自己想想看:“俺從新鄉來“和”我是詩城人“是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覺?當然,我只是一個不相干的文人而已,但是如果這篇文的讀者中有某個地方的官員,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