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者是荊州內涵豐富,我認為荊州該主動走出去招商引資,打擊本地不良作風,扭轉風尖浪口形勢,建設荊州光明未來。荊州之所以在三國中的地位如此之重,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荊州是三國共同的交界之處,從赤壁之戰前后開始,到三國統一的公元280年,圍繞荊州發生的故事數不勝數,三國三大戰役有兩大戰役發生在荊州,這就是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關于荊州還有劉備借荊州和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1、你覺得荊州怎么樣?
單從感官上覺得現在的荊州-不值!作為九州之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經過了幾千年的熏陶,本應該成為二線城市。如今卻是GDP不到2000億的城市,有人說荊州是因為分洪區的緣故才沒能大力發展經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七百萬人民群眾豈不是整天生活在“長江水池子”里,這是非常不安全的事情,難道上級不知道么?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是分洪區,那荊州是怎么做到湖北第四大城市的?帶著渾身疼痛的身體居然還能領先湖北省普通地州,難道這是奇葩?亦或者是荊州內涵豐富,我認為荊州該主動走出去招商引資,打擊本地不良作風,扭轉風尖浪口形勢,建設荊州光明未來!。
2、荊州在三國為什么是兵家必爭之地?假設關羽如果守住荊州會怎樣?
喜歡歷史的都知道這么一句話:歷史沒有如果,不過,就當娛樂層面去“如果”一下,看看龐統未死,幫助關羽守荊州結果會如何。在這里,就按照世人所普遍了解點的三國演義角度去猜想一下看,首先,分析一下關羽的性格,關羽忠義世人皆知。但是,關羽自大,剛愎自用,同樣為人所知曉,在封五虎大將的時候,關羽居然不屑于和黃忠為伍,稱黃忠為一老卒。
而馬超投靠劉備,關羽遠在荊州鎮守,居然要來益州和馬超比武,直到諸葛亮一封信安慰關羽,說他比馬超要強,這才絕了關羽的念頭,關羽也看不起曹仁,守荊州時執意進軍樊城,結果攻了半年多,都沒有攻下來。關羽同樣看不起抬棺死戰的龐德,結果在戰場上,胳膊中了一箭,不得不刮骨療傷,還有就是孫權派人來提媒,關羽卻說“虎女焉能嫁犬子”,直接把孫權給駁了回去,抬高自己也就算了,還貶低孫權。
這樣一來的最終結果,是直接惹惱孫權,令呂蒙白衣渡江,攻占了荊州,關羽也敗走麥城,落得慘死下場,可見,關羽的狂妄自大,桀驁不馴。而諸葛亮給他的戰略方針是聯吳抗曹,可見關羽也根本沒有把諸葛亮的囑咐放在心上,跟多人都說,關羽重士卒而輕士大夫,張飛則是重士大夫而輕士卒,可見一斑。再看看龐統性格如何:史書上記載龐統:“性好人倫,勤于長養,每所稱述,多過其才”,
所謂“人倫”,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所謂“長養”,就是指撫幼養老。這就是說龐統這個人性格溫柔敦厚,符合儒家規范,講仁愛,樂于成人之美,但是一個大缺點是急功近利,演義中說他死于落鳳坡,三國志中說他攻城時中流矢而亡,其實都不難理解,龐統新投,必然想要建功立業一番,自然就急切了些。那么假如讓龐統協助關羽守荊州,我覺得龐統的功利心不會變,一樣想立功,
只是當時龐統名氣雖大,畢竟手無寸功,料想關羽愿意聽龐統話的幾率,我覺得接近于“0”。將相不和是必然的,畢竟演義里,馬良勸關羽回去守住荊州小心被東吳鉆空子,關羽一樣不聽最后被殺,何況當時地處荊州,馬良名氣同樣不低,關羽尚且不削一顧,手無寸功的龐統,更不在關羽的考慮中。所以,我覺得哪怕讓龐統協助關羽,荊州失守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只是有龐統在,關羽未必死,城池未必會破,
(個人做個猜想:關羽執意進軍樊城,龐統堅持反對,關羽對龐統置之不理,后龐統請求帶兵2000以監視東吳,這里說兩千,是考慮到關羽兵力,號稱三萬,實際兵力個人感覺應該在兩萬左右,所以猜想兩千,關羽礙于龐統畢竟是劉備派來荊州,于是同意,最后這龐統和這兩千兵馬救了關羽一命,最終荊州丟失,關羽活了下來。此為小子狂妄所做猜想,不合理的地方歡迎指教,
3、如何看待關羽失荊州?
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大將,失荊州固然有錯,但要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他的身上就有失公允了。關羽北上建安十六年(211),劉備入川,留諸葛亮、關羽、張飛三人坐鎮荊州,兩年以后,由于戰事吃緊,劉備調走諸葛亮和張飛,只留下了關羽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奪取漢中,曹操地盤上的南陽等地又發生叛亂,叛軍聯系上了關羽,以求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