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區未來的發展肯定是很不錯的。山東大學的附屬醫院與濟南先行區合作,在濟南黃河以北建設一座三甲醫院,這是一個對山大和先行區來說雙贏的好事,卻也是一個做得太遲的好事,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先行區,什么是自貿區,先行區是提高城市群質量的一個區域,那么自貿區是配合城市發展的一個區域。
1、濟南先行區后期的發展怎么樣?
先行區未來的發展肯定是很不錯的。這必竟是濟南第一個國家戰略,有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先行區對標的是雄安新區,未來將是一座集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發展理念的現代化新城。濟南先行區不依靠開發房地產為主,這與其它新區截然不同,先行區占地1030平方公里,位于黃河北一馬平川之地,有大量農田、森林、湖泊,河網密布。
因此,先行區注定要走自然與人和諧共生的新發展之路,這就需要有新技術做為支撐。比如在未來,新能源交通體系、無人車、無人商店、機器人快遞等新技術都有可能在先行區實現,盡量避免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有了新技術自然要有新產業。比如現在以新能源“氫”為主題的“氫谷”已經選置先行區,隨著大量新技術和新產業的進入,必然要有新的管理模式,以適應時代的進步。
2、通過這次疫情,濟南北跨發展先行區的決心會更加堅定嗎?
我覺得會的,“武漢疫情”和“濟南北跨”看起來是不太相關的問題,但實際上是密切聯系的。武漢爆發這次疫情,有一種聲音認為,這與當地比較狹小的水陸面積,承載上千萬的人口,導致承載力過高,致使環境出現深層問題有極大的關系,濟南未來一定會成為千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區域中心城市。那么,現有的面積勢必向外拓展,無論從區域還是從政策來看,黃河以北是理想的發展之地,北跨將使得濟南城市發展進入新的藍海,否則找不到城市發展的未來方向。
黃河以北與濟南一樣,處于黃河的下游地區,毗鄰大海。相對于山東其他地方,可謂“地廣人稀的小區域”,生態安全壓力相對較小,(試想若是在黃河上游的三江源地區,或者黃河中部地帶,那么瞻前顧后的因素將會更多)城市北跨黃河,客觀上給“油條狀”濟南的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樣,城市承載力也相對變得較強,可以承接更多的人口,釋放更大的發展潛力,
此次湖北疫情對濟南是一個重要的提醒:既然建設大強富美通的城市發展目標已經定下,并且有國家大的方針政策在支撐,有建設國家重點城市的遠景在吸引,那么濟南應該毫不猶豫堅決徹底、快速的進行拓展規劃,加大城市的體量,以便盡早緩解泉城區域內的生態壓力。大力進行城市北跨,加速濟南先行區建設無疑將為城市的明天尋找更多的發展突破口!,
3、濟南自貿區和先行區,哪個更有前途?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先行區,什么是自貿區,先行區是提高城市群質量的一個區域,那么自貿區是配合城市發展的一個區域。我們綜上所述先行區,以政策導向,社會主義發展的前提,做的先行區,先行區是經濟,人文、政治的體現,更是我們主旋律的提現。那也自貿區是我們貿易體現,也是我們貨幣進行兌換的一種砝碼,我們的自貿區,也是先行區一種分枝,這個分枝是配合政策和先行區的區域,
4、與山大二院簽約共建,濟南先行區迎來首家三甲醫院,你怎么看?
山東大學的附屬醫院與濟南先行區合作,在濟南黃河以北建設一座三甲醫院,這是一個對山大和先行區來說雙贏的好事,卻也是一個做得太遲的好事。為啥說是雙贏的好事?對濟南先行區來說,這個為“新舊動能轉換”而設的功能區,肩負發展新動能和濟南北跨擁河發展的重擔,地理答啦專門撰文說過,濟南要北跨、先行區要發展,必須優質資源先行!只有先讓一批科研院所、行政事業機構、一流高校、重點中小學、三甲醫院等優質資源在先行區入駐,才能吸引大批企業、資金和人口流入,先行區才能發展起來,而山大的附屬醫院就是這樣的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