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石頭在造型、紋飾、圖案、色彩等方面與眾不同,形成了某種類似的形象,或有不一般的意境,這就是大自然在石頭身上創(chuàng)作的偉大藝術(shù)品,若有了這種現(xiàn)象,這塊石頭就屬于奇石了,奇石是有價值的,并且出現(xiàn)過很多天價奇石交易記錄。一直沒有見到你所撿的可愛石頭有什么特色的造型、奇特的圖案、絢麗的色彩,也不知你是在哪道河撿到的,如果你是在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或福建壽山溪撿到的,即使造型、紋飾、色彩不夠精美,那也有收藏價值,因為極有可能是價值千金的和田玉籽料或有帝石之稱的田黃石。
1、廣元什么地方可以撿奇石?
本人在廣元撿石經(jīng)驗告訴你。廣元河流眾多,以嘉陵江為首的很多河流均發(fā)現(xiàn)較好質(zhì)量的奇石和化石,1,昭化古城外,這一地區(qū)是地質(zhì)學上稱之為礦物的金三角地帶,由于眾多的礦物質(zhì)與巖體共生;白龍江才呈現(xiàn)異彩紛呈各種顏色的水沖卵石。從甘肅文縣至廣元境內(nèi)寶輪鎮(zhèn)、昭化古鎮(zhèn)到蒼溪縣350公里江段是奇石的成熟段;也是白龍江奇石的主要產(chǎn)出江段,
所產(chǎn)奇石石種有百種以上,很多奇石至今未從分類上確認定義為何種奇石石種。2,白龍江,此河流奇石造型豐富,顏色多彩,主要以畫面石見長,石體地(底)色有黃色、乳黃、橙黃、牙黃、淡黃、乳白、灰、灰白、深綠、白色等各種顏色。3,中子和旺蒼一帶,產(chǎn)珊瑚玉以及各種化石,廣元珊瑚玉料子細膩,顏色豐富,非常適合雕刻或者擺件收藏,屬于上品。
2、怎樣的山才有奇石?
導語:山石多指出產(chǎn)于山體之中或埋藏于土中的奇石那么什么樣的山中才有奇石呢?那么怎樣才能找到這些奇石呢?那么如何才能采集這些奇石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分成這三個部分,從知道到找到,從找到再到采集回來,其實大部分的山中都有石頭,但能否稱為奇石就要看玩家對奇石品質(zhì)要求的高低而商榷。這里所有描述只是我個人所認知和理解的奇石,
首先,怎樣的山中才有奇石。山的形成年代不同,主要巖石成分不同,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都決定的山中石頭的不同,而大部分山石都深埋于土中,要在山中尋石,土中尋石,倒是有些尋龍點穴的味道。但據(jù)我觀察大部分知名的山石,能被稱為奇石的石頭,都是石灰?guī)r質(zhì)地,比如說著名的安徽靈璧石,湘西的武陵石,東北的松花石,廣東的英德石還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它們都屬于石灰?guī)r質(zhì)地。
所以,我覺得山中山體巖石為石灰?guī)r的,在其石灰?guī)r礦脈附近,形成奇石的概率比較大,存在奇石的概率也就比較大,是能夠存在和擁有奇石的,其次,怎樣才能找到這些奇石山石在我看來分為兩類,一類是裸露于地表的,一類是深埋于地下的。裸露于地表的奇石一般在山坡有形成和保存條件得地段,最常見于山中的峽谷處,山洪沖下來的雨水會將這些奇石沖刷的很干凈,
不過,經(jīng)過近二三十年的奇石熱潮之后,除非人跡罕見的深山老林中,一般的都已經(jīng)被石農(nóng)和奇石愛好者撿拾一空,能留下來的也都是一些殘次品或者廢料。不過如果山中發(fā)生過地質(zhì)變化,比如山體滑坡,可能會裸露出一些新的奇石,深埋于地下的石頭,就需要撿石者對山的走勢,巖石礦脈的走勢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這些奇石有些會埋的很深,像靈璧石在地下十幾米深都是正常的事情,都需要利用工程車輛機械進行挖掘,人力不可為,
不過淺地表的奇石,倒是適合普通人挖拾。但這類奇石一般都會裹著一層厚厚的黏土,比如徐州的呂梁石,南京的棲霞石等,這類石頭最初的樣子是被泥土包裹的,需要經(jīng)過仔細的洗刷才能看清楚奇石本來的樣子。這就需要撿石者不僅要了解巖石礦脈走向,更要了解奇石的特性,否則,好石頭也會被當做土塊扔掉。所以,找到了石灰?guī)r礦脈,并了解了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性,就可以找到這些奇石,
最后,如何才能采集這些奇石?采集奇石,首先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山勢陡峭的地方,還要注意蛇蟲鼠蟻對人的傷害,而且一定要結(jié)伴而行。裸露于地表的奇石很好采集,那些半裸露于地表或埋在地下的奇石就需要準備一些工具,比如鐵鍬、鐵鏟、繩索、木扛等,找到奇石后一定要秉承保護奇石的選擇,不能暴力采挖,而是挖大坑,然后一點點把奇石清理出來,切忌生鑿硬撬。
山石有很多是大石頭,輕則幾十斤,重者幾百斤,叢山上往下運輸是最為不容易的,尤其沒有道路的山。一般用繩索捆綁好背下來或抗下來,不能用抱的,不能用搬的,這樣一方奇石就算被采集出來了,結(jié)語:從確定山中有奇石,但在山中發(fā)現(xiàn)奇石,外到采集奇石把石頭運輸回家,這是一個并不容易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所付出的成本和風險性都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