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分別定都臨安府(今杭州),所以北宋的御街在開封,而南宋的御街在杭州。南宋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觀橋即今貫橋到今鳳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帶,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3、現存的北宋御街,是在原街遺址上復建的仿宋商業街,于1988年建成;而南宋御街一直現存,南北橫穿杭城的中山路,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是南宋都城臨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主軸線御街,此后也一直是杭州重要的城市商業中心所在和老城的中軸線。
1、北宋、南宋的御街有什么區別?規模一樣嗎?
御街:是指京城中皇帝出行的街道,各朝代都有御街的存在。《晉書·苻堅載記上》:“高平徐統有知人之鑒,遇堅於路,異之,執其手曰:‘苻郎,此官之御街,小兒取戲於此,不畏司隸縛耶?’”唐李洞《贈入內供奉僧》詩:“數條雀尾來南海,一道蟬聲噪御街,”宋朝時的御街多為皇帝祭祖、舉行南郊大禮和出宮游幸。
區別:1、北宋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分別定都臨安府(今杭州),所以北宋的御街在開封,而南宋的御街在杭州,2、御街跟都城的布局相關北宋御街北起皇宮宣德門,經州橋和朱雀門,直達外城南熏門。長達十余里,寬二百步,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御街寬約200米,寬分為三部分,中間為御道,是皇家專用的道路,行人不得進入,兩邊挖有河溝,河溝內種滿了荷花,兩岸種桃、李、梨、杏和椰樹,河溝兩岸有黑漆叉子為界,在兩條河溝以外的東西兩側都是御廊,是平民活動的區域,臨街開店鋪,老百姓買賣于其間,熱鬧非凡。
每逢皇帝出游,老百姓聚在兩邊,爭相觀看皇家的尊嚴和氣派,南宋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觀橋即今貫橋到今鳳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帶,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3、現存的北宋御街,是在原街遺址上復建的仿宋商業街,于1988年建成;而南宋御街一直現存,南北橫穿杭城的中山路,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是南宋都城臨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主軸線御街,此后也一直是杭州重要的城市商業中心所在和老城的中軸線。
2、如果開封古城恢復到北宋汴京城的框架,你認為怎么樣?
歷史在發展,時光不會倒流,千年前的世界第一大都市——東京汴梁淪落到現在的四線小城市是歷史的必然。如果恢復到當時汴梁城的規模,其建設費用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沒有國家的支持僅憑開封市的經濟,是難以實現的,假如國家支持,不用大規模建設,也不用大規模投資,只有用一個簡單的辦法就能使開封的旅游人數、旅游收入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