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只適合春天初長的時候吃,人只能吃鮮嫩的苜蓿,長老的苜蓿是沒辦法吃的。苜蓿在春天剛長出來的時候,鮮嫩可口,所以,人們也會把苜蓿當作野菜來嘗鮮,紫花苜蓿一年可收割3~4茬,畝產鮮苜蓿草6000~8000公斤,可供15只左右的羊或者3~5頭牛一年的牧草飼喂量。
1、紫苜蓿一年能收幾次?
紫花苜蓿是家禽家畜的好草料,在我國北方地區種植的,一年能收獲三到五茬。大多數養殖戶家庭都要種一點,我們不習慣涼干喂畜禽,大家都在春季苜蓿長到開花時開始收割,隨割隨喂一般割下的苜蓿在當天喂完,最多不能超過二天,存放時間過長,腌了的苜蓿會把牲口節主引起牲畜肚子漲,如果不機時治療也會有死亡的可能性,在熱帶地區可能收割的次數更多一此。
2、苜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嗎?
苜蓿是一種優質牧草,主要是供牲口食用的,苜蓿營養豐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不僅動物吃了,人吃了也是很好的,所含的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有止咳平喘的作用,適合支氣管炎患者食用。苜蓿在春天剛長出來的時候,鮮嫩可口,所以,人們也會把苜蓿當作野菜來嘗鮮,但是吃苜蓿是有時令限制的,并不能一年四季都能吃。
苜蓿生長迅速,過了春天莖葉就會長得很茂密,就不再鮮嫩了,人的牙齒幾乎是咬不動的,所以苜蓿只適合春天初長的時候吃,人只能吃鮮嫩的苜蓿,長老的苜蓿是沒辦法吃的。割走的苜蓿也會長出新的莖葉,可是在高溫下也很容易變老的,所以在自然狀態下,夏天的苜蓿也是不好吃的。等到了秋冬干枯的季節,就更不能長出鮮嫩的苜蓿了,
3、現在種植紫苜蓿前景可觀嗎?每畝土地能產生多少純利潤?
這個問題你算是問對人了,我所處的大西北河西走廊農村地區,自家的土地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承包給了當地種植大戶種紫花苜蓿,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種植紫花苜蓿前景可觀,每畝地的紫花苜蓿能產生1300~1500元純利潤(不算前三年的國家補貼)。為了保證真實有效,以下紫花苜蓿圖片均來自本人親自拍攝,紫花苜蓿這種牧草我在以前的問答里面有過多次介紹,這里再簡單重復下。
紫花苜蓿屬多年生豆科類草本植物,其自身產量高、營養豐富,贏得了“牧草之王”的美稱,紫花苜蓿的平均壽命為5~7年,喜歡溫暖干燥的氣候條件,根部能抵御嚴寒,特別適合我們大西北地區種植。紫花苜蓿一年可收割3~4茬,畝產鮮苜蓿草6000~8000公斤,可供15只左右的羊或者3~5頭牛一年的牧草飼喂量,我們這里的紫花苜蓿品質非常好,每年都有大量的客商上門收購,產品遠銷西安、河南、安徽等地,基本沒有出現過滯銷現象。
前三年種植紫花苜蓿政府還有補貼,每畝地補貼500元,而種植一畝紫花苜蓿的前期成本也就在500元左右,兩項基本能持平,種植戶只需每年支付500的包地款給村民即可。種植紫花苜蓿的純利潤要比種植小麥高許多,據初步估算,一畝紫花苜蓿的純利潤能達到1300~1500元,當地的種植大戶也因此而實現了發家致富,注意:紫花苜蓿很容易管理,雖很少發生病蟲害現象,但還是要做好田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