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這兩年打工的人越少了,不只是在廣東,全國大城市都一樣,打工者以農民工為主,很多人感覺農民打工的隊伍逐漸在減少,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大巴上把衣服換到夏天模式,來了廣東,有人說廣東近兩年打工的人變得少了,這是為什么,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廣東是全國人民打工的第一選擇地。
1、在浙江打工和在廣東打工有什么區別?
作為一個浙江人,我承認廣東經濟毫無疑問是第一。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廣東是全國人民打工的第一選擇地,廣東的經濟總量最大,財政收入最高,進出口貿易額最高,500強企業的數量第二。以上幾個宏觀方面的數據,足以說明廣東的經濟實力排在全國第一,并且排名第二第三的省份和它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浙江也是外貿大省,但廣東作為龍頭老大的地位還是不可動搖。
2017年,廣東省進出口總額68156億元,江蘇40022億元,浙江25604億元,分配排名全國第1、第2和4位,該年,廣東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比重24.5%。僅廣東的一個深圳市貨物出口額1.65萬億元,占全國貨物出口總值的10.8%,實現25年位列內地大中城市首位,我們浙江的國企國模和經濟基礎是這三省當中最弱的,但卻是民企最多、商人最多、民富程度最高的省份。
相比于民富非常集中的廣東,浙江的民富是最均衡的,即使在經濟規模不出彩的中小城市,富人比例也非常高,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0強城市當中,浙江獨占9席,盡管經濟規模與廣東、江蘇有著明顯差距,但人口也少的多,所以人均經濟數據比廣東還是明顯高出一截的。屬于經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這種強大的均衡發展能力才是浙江最可貴的地方。
2、廣東這個省份怎么樣?去打工上班好嗎?
我來廣東也有幾個年頭了,以前年輕時候想過到改革的最前沿省份看看,一直沒有機會也缺點勇氣,終于在四十幾歲時有了機會來嶺南看看,剛來那年三月,老家還春寒料峭,而一到這里,綠色盎然,滿目鮮花。在大巴上把衣服換到夏天模式,來了廣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上學的時候學過的蘇軾的詩,這是對廣東這一帶最初的認識,
當電視開始普及時,第一次了解到粵語。太遠了,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交通不發達的年月無法想象,工作的地方是個小鎮,距廣州幾十分鐘路程,老板是老鄉,要不還真不能來這里。以前工作的老板,因為了解才敢來,一切從頭學起,還好不是啥高難的,一個只在工廠有過五六年經驗的四十幾歲的人,只能學點可以學會的東西了。如果是年輕人,可以學些更有發展的東西,有了本事就可以多賺點,有能力立足,
廣東是個很包容的省份,這里有許多外省人,出去一個人也沒有啥陌生感,聽同事說以前不太好,這些年一切都好起來,有了約束,走上正軌。我沒有趕上外來妹那個電視劇所呈現的年代,只抓了個尾巴,好像那些年人流洶涌的大工業園下班情景不太多了,有人轉戰江浙了,或回了家鄉。不管怎樣,這里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這里一個偉人曾留下一個美麗的故事,一個神話般偉績,
有的{!--PGC_VIDEO:{\
3、在廣東工作的朋友們,現在廣東進廠普遍有沒有四五千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