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次暴雨后,武漢又一次看海了,但是客觀來講,相比之前已經有所進步。下雨下大雨下大暴雨之類的事情,對武漢人本地人都是小兒科,從來都沒有說要害怕擔心之類的,原來我們也曾經見過武漢大街小巷被暴雨淹沒,一天下十幾個東湖的暴雨,然后各地人都笑武漢看海,就是這樣,我們都很淡定,無非是趟水回家,或者是晚一點回家,公交汽車還變過了公共汽船,雖然曾經罵罵咧咧,但真的沒有害怕過,但這一次目睹河南暴雨,街道居然變成了奔騰的河流,真的被河南給嚇住了,昨天下一點點小雨,我居然腿軟了一下,都有心理陰影了,不知道河南人民怎么堅持過來的[淚奔]真太不容易了,胡辣湯加油災情過后建議多挖幾個大湖,沒有水也放著,留著以后暴雨裝水用,媽呀,真嚇死我了。
1、武漢好多地方都開啟看海模式,你怎么看?
作為一個武漢人。目前在武漢讀大學,我印象中從小學開始,武漢每年夏天都會因為暴雨而淹沒。但是武漢市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決,我記得過后的里面把城里的下水道都換了,換成了那種人可以在里面站著走的大水管,可以說近些年看海的情況相對少了一些,但是一些地勢比較低的地方還是逃不過被水淹。同時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麻煩,
2、為什么武漢一下雨就看海??
針對武漢投資巨大建排水系統,但依然“看海”的問題,會上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也做出了回應。他表示,武漢歷史上就是一塊沼澤地,主要依托水路,澤水而居,因此建成以后,武漢的地勢很低,排水條件很差,“打個比方,武漢三鎮就好比三個大腳盆。其次今年的氣候條件也不好,厄爾尼諾現象很嚴重,暴雨頻發,使武漢腹背受敵,“我從事工作30多年,今天的暴雨是我見過的最大的一場雨,
因為地勢低,前面幾天的雨又很大,將武漢能夠裝水的位置全部裝滿,最后這場雨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地理和氣候的原因,該負責人也坦承,過去武漢經濟不發達,發展中曾過多強調經濟性,這導致武漢的排水系統建設標準偏低,目前武漢的排水系統承受的標準為:24小時降雨100毫米,小時降雨34.5毫米,“只要其中一項指標超標,就會產生漬水。
3、怎么看待這次武漢大雨過后的排水工程?
雖然這次暴雨后,武漢又一次看海了,但是客觀來講,相比之前已經有所進步!之前很多積水嚴重的路段并沒有發生嚴重漬水,南湖區域就是最好的例子,此次降水量大,發生在任何一個城市,基本都會存在短時間內澇,關鍵看后期的排水疏通如何?從實際來看,武漢市積水路段并不多,而且當日下午積水路段積水已基本退去。長江日報發布評論稱:暴雨中看到一所城市的成長,其實是有道理的!武漢在治理內澇方面,的確在成長了!雖然投資了很多錢,雖然仍然被質疑,雖然仍然吐槽不斷,但進步不容忽視,應該點贊!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4、年年夏天雨下到可以看海的武漢,為何平安無事?
雖然武漢年年入夏都是暴雨連連,偏遠城區或者海綿工程沒有改造的時候,也曾經形成了嚴重的內澇,但武漢最多也就用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就能將漬水清除,生活恢復正常。如果放到現在,大部分城區排澇速度就更快了,排除漬水大概一兩個小時左右,話說就算1954年和1998年武漢長江水位超高的時候,武漢市區也沒有發生傷亡事故,雖然漬水區有不少財產損失,只要人活著就是最大的平安無事。
最近我們在網上看到河南暴雨的情景,都非常揪心!下雨下大雨下大暴雨之類的事情,對武漢人本地人都是小兒科,從來都沒有說要害怕擔心之類的,原來我們也曾經見過武漢大街小巷被暴雨淹沒,一天下十幾個東湖的暴雨,然后各地人都笑武漢看海,就是這樣,我們都很淡定,無非是趟水回家,或者是晚一點回家,公交汽車還變過了公共汽船,雖然曾經罵罵咧咧,但真的沒有害怕過,但這一次目睹河南暴雨,街道居然變成了奔騰的河流,真的被河南給嚇住了,昨天下一點點小雨,我居然腿軟了一下,都有心理陰影了,不知道河南人民怎么堅持過來的[淚奔]真太不容易了,胡辣湯加油災情過后建議多挖幾個大湖,沒有水也放著,留著以后暴雨裝水用,媽呀,真嚇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