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為什么節關于九月九日重陽節的別稱,1、重陽節,又叫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九九重陽等,希望您采納重陽節的別稱。
1、重陽節,又叫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雙九節、曬秋節、敬老節、九九重陽等。2、“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于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3、“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
又叫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也叫老人節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3、傳統節日的別稱有哪些春節: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元宵節:上元節、春燈節、元夕、燈節、小正月;清明節:鬼節、死節、冥節、聰明節、寒食節;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中秋節: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重陽節:老人節、登高節、敬老節、重九節、茱萸節;除夕:歲盡、年夜、歲除。希望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