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1936年6月,在章太炎去世后,國民黨反動派將他裝扮成“純賢者”,宣布為他舉行“國葬”;還有一些報紙把他貶低為“年久失修的尊神”,而早期革命者的章太炎則被掩蓋了,章太炎早年熱心維新運動反清革命,成為一名學者和革命家,章太炎故居主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四進一巷,章太炎故居是保存完好、不可多得的清代木雕精華之地。
章太炎故居,建于清末民初,是位于浙江杭州余杭臧倩老街中段的一座中式住宅,包括故居本身、游客服務中心、國學研究中心、國學講堂和臨時展廳。章太炎故居主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四進一巷。它由轎子廳、主廳、內廳、書房和小巷等組成。這是一座清末的建筑。王先生在這里出生長大,度過了對他一生有重要影響的二十二個春秋。故居前三步是歷史場景的再現,展現了少年時期泰妍先生故居的風貌;第四個入口是一個展廳,用多種傳統和現代的技法展示了太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故居的牌匾是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章太炎故居是保存完好、不可多得的清代木雕精華之地。無論是福雅堂的漏窗,還是后屋的支架,還是正殿的木質擺件,雕刻、鑲嵌、裝飾技藝精湛,雕畫巧妙。運河邊,老街上,看文物,賞木雕,泰妍先生故居是一段歷史,也是一種文化。2006年5月25日,章太炎故居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的簡介章太炎早年熱心維新運動反清革命,成為一名學者和革命家。1906年流亡日本后不久,主持《人民日報》,魯迅經常去報社聽他講課,魯迅不僅對他淵博的知識和和藹可親的長者風范印象深刻,而且欽佩他的革命精神。后來五四以后,張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話文運動多年后,他不再捍衛文言文,攻擊白話文。魯尊敬的老師“以前是個好司機”,現在卻“倒拉大車”我該怎么辦?尊重老師還是尊重別人?魯迅選擇了后者,寫了《與時俱進,復古》等文章,尖銳地批評了張先生,然而,1936年6月,在章太炎去世后,國民黨反動派將他裝扮成“純賢者”,宣布為他舉行“國葬”;還有一些報紙把他貶低為“年久失修的尊神”,而早期革命者的章太炎則被掩蓋了。于是,盡管身患重病,魯迅還是在去世前10天寫下了著名的《關于章太炎先生的二三事》,為老師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