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在古代,鹽業和茶業主要屬于官方負責。當大皇子將這6個人送到康熙面前的時候,康熙問候補四川鹽茶的官員如何治理的時候,官員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要知道這6個肥缺,光四川鹽茶道一個職位,一年的收益就達到了10萬兩,如果讓康熙知道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卻被太子當做兒戲,必然怒不可遏。
1、你的家鄉在四川哪里?有沒有什么很有特色的地方?
我的家鄉四川巴中。巴中市位于中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紅軍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黃羊之鄉”“川東北氧吧”“晏陽初故里”之稱,巴中這里還有著古老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處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對接帶和成都、重慶、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樞紐位置,巴中市境內擁有光霧山、諾水河、米倉山、恩陽古鎮、南龕石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空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等特色旅游景區。
2、《雍正王朝》中,被太子賣了15萬兩的四川鹽茶道,康熙是如何識破太子賣官的?
康熙知道太子賣官,多虧了太子幾個兄弟的“幫助”,最后他一聲嘆息:這難道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透露出對太子濃濃的失望,也為后來他在“刑部換死囚案”事發,木蘭圍場被廢埋下了伏筆。四皇子胤禛接受了鄔思道的建議,接下了追比國庫欠款的重任,本來有意幫助太子隱瞞,但是事情很快被有些人透露給了魏東亭,隱瞞的事情被揭發。
堂堂一國太子,居然虧欠了國庫50多萬兩白銀并且妄圖不還,太子奢靡的生活狀態很容易事發東窗,讓康熙知道,所以太子手下謀士黃體仁幫他出了一些餿主意,將四川鹽茶道等6個肥缺賣給了幾個捐官的商人。事情很快被八阿哥胤禩是得知,胤禩這個時候還屬于退居幕后,臺前的事都由大阿哥胤禔來代替,胤禔作為老大,可惜因為庶出的身份沒有當上太子,對胤礽一直嫉妒在心。
所以當他從胤禩的手里得知后補四川鹽茶道的官員,基本上都是沒有經驗的商人的時候,喜出望外,要知道這6個肥缺,光四川鹽茶道一個職位,一年的收益就達到了10萬兩,如果讓康熙知道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卻被太子當做兒戲,必然怒不可遏。四川鹽茶道從宋朝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他主要是負責四川這個茶業和鹽業的大省,茶葉和鹽的制造,運輸和販賣,
因為在在古代,鹽業和茶業主要屬于官方負責:一,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商人的買賣需要二,茶業和鹽業很會從云南的大理換來上好的馬匹供給軍隊,還有用于其他外貿三,需要運送到京城上貢的“貢鹽”和“貢茶”。任伯一個江南巡鹽道每年輕輕松松給九阿哥胤禟的“孝敬”100萬兩,可見當時鹽,茶職務的“油水”多么可怕,但是當大皇子將這6個人送到康熙面前的時候,康熙問候補四川鹽茶的官員如何治理的時候,官員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
他說過去主要是管鹽和管茶,就是把鹽收回來再賣出去,把茶收回來也再賣出去,康熙吃了一驚再問:原來在哪里任職?他回答:自己是一個“候補道”,原來只是個做生意的。候補道的來源有三種:一,丁憂的官員復職,會安排候補道等待新職位二,邊疆的官員積累了戰績,調任的時候會將他放到了“候補道”三,還有一些就是捐納的有錢人,想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買個官,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得出,前兩種人還是比較務實的,也有很多當值的經歷。第三種人我們并不是說他們不好,只是說他們沒有一定的當值經驗并且商人重利,一般會先給他們安排一個閑職而不是有實務的官職,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以后發現是人才才會另加任用,比如說雍正寵臣李衛,他剛開始的時候,捐官也是一個戶部員外郎,后來才靠著自己的能力升到了封疆大吏。
這個被康熙問到的補缺的官員,本來就是一個重利的商人并且對自己擔任的職位一概不知,估計管鹽和管茶也是從官名的名稱上看出來的,從他的發言來看這個鹽茶道的職位就成了一個收茶賣茶的商人。試想如果國家地方都是這樣的官員,那么這樣估計離亡國就不遠了吧,所以太子賣官雖然是被八阿哥和大阿哥陷害,事情敗露,補缺的官員也是被康熙隨便問幾個問題就露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