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追溯劉伯溫為溫州人,但也需要明確其故居的地理位置現在在溫州。文成縣是1946年從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而成,以劉伯溫的謚號“文成”來作為縣名,劉伯溫的家鄉南田正是在這時被劃入溫州的,溫州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好風光,劉伯溫故居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
1、劉伯溫的故居在哪里?劉伯溫有后代么?
劉伯溫故居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明史·劉基傳》記載:洪武四年正月賜老歸,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為野人謁見。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茅舍,劉基晚年告老還鄉居住的地方就是1311年6月15日劉基生于此的住宅,1375年4月16日他在這里逝世,真稱得上所謂生于斯長于斯歿于斯。
劉基故居現存有劉基48歲棄官歸隱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故居和誠意伯廟、書院、劉基讀書路、聰明泉、劉集墓(劉基高祖墓)、天葬墳、白鶴仙橋、武陽亭、云來亭、故里紀念亭、盤谷亭、辭嶺亭、擎天亭、官刺吏墓、劉貊墓(劉基次子劉璟后),劉璟祠、劉璉祠等等人文景觀,金龜山、寶劍山、七星落垟、壽桃山、馬尾瀑、亢五峰、神仙崖、仙疊巖、老龜壽崖、老鷹巖、龍壁洞、石馨洞等自然景觀,共同組成了整體的劉基故里景區。
但是這里存在一個因為政區沿革變化引發的問題,那就是劉伯溫在他的時代不是溫州文成人而是處州青田人(今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文成縣是1946年從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而成,以劉伯溫的謚號“文成”來作為縣名,劉伯溫的家鄉南田正是在這時被劃入溫州的。所以,我們不能追溯劉伯溫為溫州人,但也需要明確其故居的地理位置現在在溫州,
劉伯溫有后代,其后代中的一部分承襲他的誠意伯的爵位,有一個由文臣逐漸向武臣過渡的過程,并與明朝相始終。劉伯溫長子劉璉,生于1348年(元順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沖突,被脅迫墮井而死,劉伯溫次子劉璟,生于1350年(元順帝至正十年),少年通經,才學過人,明太祖念基,每歲召璟同章溢子允載、葉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機入見便殿,燕語如家人。
后因對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獄,在獄中自縊。第1代誠意伯就是劉伯溫本人,劉伯溫的兒子一輩沒有承襲誠意伯的爵位,第2代誠意伯劉廌是劉伯溫的孫子,其長子劉璉的兒子。第3代誠意伯劉瑜是劉廌六世孫,劉伯溫九世孫——劉廌和劉瑜之間劉法(劉伯溫四世孫,下同)、劉柜(五世孫)、劉曇(六世孫)、劉祿(七世孫,翰林院五經博士)、劉憲(八世孫,生平具體情況不詳),
第4代誠意伯劉世延是劉瑜的孫子,劉洪的兒子,這位當了很長時間的誠意伯,頗多驕橫不法的情事。第5代誠意伯劉藎臣是劉世延的兒子,第6代誠意伯劉孔昭是劉藎臣的兒子,積極參與明末和南明的派系斗爭,擁兵自重,翻云覆雨,起到了不少負面作用,但劉孔昭最后沒有降清,抗志不屈而死,算是沒有給身為大明開國功臣的祖先丟臉。
2、百丈漈是在溫州嗎?
百丈漈在溫州嗎?百丈漈風景區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曾素有“溫州大水缸”,“溫州后花園”之美稱的,文成縣百丈漈鎮,百丈漈主要有五大景區,1.峽谷景廊2.百丈飛瀑3.天頂湖4.朱陽九峰5.劉基故里。總面積170平方公里,屬洞宮山脈,國家級風景區,峽谷景廊,兩岸奇峰聳立,樹木蔥郁。溪流曲折急湍,潭潭瀑瀑風采各異,漂流快感驚險刺激,
百丈飛瀑,澗長1200米,上下落差353米,是階梯形瀑布。有“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之傳說,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曾宣布百丈瀑為“中華第一高瀑”,天頂湖,位于海拔638米的男田山頂,水域面積5.4平方公里,6千萬平方米蓄水量,在群山環抱之中,湖中有大小島嶼十來個,有蔥蔥郁郁,郁郁蒼蒼的,有上花爛漫萬紫千紅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