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一種常見的癥狀,每個人都經歷過,但是特殊時期,我們要確認自己是不是外出回來后才開始發燒的,如果是自己外出或是家里其他人外出后開始發燒,盡量早點兒去醫院。如果覺得自己就是“感冒”了,就不要去醫院看醫生,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咳痰、發燒等。
1、發燒不去醫院怎么處理比較好?
發燒是一種常見的癥狀,每個人都經歷過,但是特殊時期,我們要確認自己是不是外出回來后才開始發燒的,如果是自己外出或是家里其他人外出后開始發燒,盡量早點兒去醫院。如果半個月沒出去了發燒,對于大人來說,了解大人退燒最好辦法是必須的,1、如果是發低燒,首先要多喝水,喝水有利于身體健康,喝白開水最好,用大杯子倒水喝,倒出來喝水,直到喝到喝不下去為止,多上幾次廁所,去廁所排排出來,體力的病毒就已經排出體外一部分了。
2、然后還可以在家里煮姜糖水喝,煮上姜糖水就可以,把姜切片或者切碎后加紅糖大煮,一直熬著,趁熱喝下去,然后睡覺出出汗,發汗之后對身體就好了,在剛開始發燒并不嚴重時,如果比較厲害的時候,這個方法很不效,3、還可以用物理降溫法,倒溫水,倒上一些溫水之后,拿毛巾浸泡溫水,擦拭身體,對身體進行擦拭,特別是額頭、腋下、手心腳心。
在沒有冷風直吹的情況下,脫去過多的衣服或松開衣服有利于散熱,然后用酒精或溫水進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大腿根部,這是我外婆的土方法,不過能達到很好的降溫效果哦!4、如果發燒不到38.5度,但也燒了一段時間了,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可以到醫院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知道誘發因素,然后吃醫院給開的藥,這些藥是有分類的,一般感冒分風寒和風熱,主要是分為這兩種類型,吃不同的感冒藥就可以了,如果是由炎癥引起的,是由炎癥直接導致的話,也可以吃點兒抗生素,類似的消炎藥,這個要看醫生做的判斷來決定,
2、感冒發燒,你會去醫院看病就診嗎?一般怎么解決的?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代表性。前提錯了,后面的推論沒有不錯之理,人們在醫學方面的語言、文字的應用,是混亂不堪的,首先錯在教科書和醫學書籍,網上的就更不用說了!不論懂不懂醫,都敢shai說一通。“發燒”是癥狀,“感冒”是病名,人們是這樣思維的:看到書上或網絡上寫的,或聽別人/醫生說的:感冒的臨床表現有: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咳痰、發燒等。
當其自己或別人出現:或鼻塞,或鼻塞伴流涕、打噴嚏等;或鼻塞伴流涕、打噴嚏、咳嗽、發燒等;或沒有鼻塞、打噴嚏,只有發燒;或只有咳嗽,咳痰,有或沒有發燒等,都給自己或別人診斷為:感冒了,其實診斷病癥哪有那么簡單,如果那么簡單,遍地是神醫啦基于以上的原因,所以大多數人都在說:感冒發燒了,感冒咳嗽了,感冒流鼻涕了,發燒感冒了,咳嗽感冒了等等語言、文字。
在臨床上,我常常問病人或其家屬:你憑什么說你是感冒了?你怎么知道你感冒了?感冒是怎么回事啊?有的人會說,感冒還不好診斷?或者說:這還不簡單?或者說:病在我自己身上,我自己還不知道?等等說法當我說:既然知道是感冒了,為何不直接去藥店買些感冒藥吃呢?這時病人或其家屬才不言語了,當醫生做完檢查,告訴她或他是“感冒”,他們就會反過來質問或謾罵或投訴或毆打醫生:我就一個感冒,就讓我做這么多檢查,花這么多錢?有醫德沒有?等等一系列不講理的言語。
這是典型的事后諸葛亮!其實流感(流行性感冒)也是感冒,SARS也是感冒?SARS期間死了那么多人,仍然有人說,就一個感冒都治不了!等等閑言碎語,歪理邪說,以方*子之流的“名人”在那里瞎說:“病人感冒了,醫生給查血常規就是在坑病人”。很多病人就更找到靠山了,也找到根據了,借此攻擊醫生、醫療行業,甚至敲詐勒索醫院等不良行為,
感冒一詞是非常無用的詞,必須廢掉感冒一詞。看我頭條號里的文章:廢棄感冒用傷微,把名詞感冒扔進歷史的垃圾堆,還有:廢棄所有的感冒藥,所有的感冒藥組方的不合理,所以,我給所有的人的建議就是:不要自作聰明地認為自己“感冒”了,如果覺得自己就是“感冒”了,就不要去醫院看醫生,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自己去藥店買些感冒藥吃就得了,或者自己象網上或一些專家所說的“多喝些水,休息幾天”就行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