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的開封,比唐長安城更加的繁華、開放,達到了“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定都于開封,當時的開封是我國文化、經濟、政治中心,城市人口高達150多萬,遠超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城市,開封是我國古代的都城之一,從夏朝開始,先后有八個王朝在開封建立都城。
1、宋朝時的開封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怎樣的?
開封是我國古代的都城之一,從夏朝開始,先后有八個王朝在開封建立都城。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定都于開封,當時的開封是我國文化、經濟、政治中心,城市人口高達150多萬,遠超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城市,北宋時期開封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取得重大發展,近代的學著陳寅恪曾對宋朝評價為“千百年來造級于世”,四大發明中有三大于宋朝發明而成,同時宋朝也在天文、醫藥、數學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北宋時期的開封,比唐長安城更加的繁華、開放,達到了“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的盛況。來宋的外來人除了來自亞洲的高麗、日本,還有來自歐洲、非洲的人,宋朝的商業異常繁華,因此宋朝的商人也非常的活躍,他們屢次遠航,將貨物賣到了印度、波斯灣、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的索馬里等地。北宋時期,宋朝與高麗往來頻繁,高麗贈送多種特產給宋朝同時也派遣留學生來宋學習中國的文化和技術,宋朝也多次向高麗贈送物品,并派太醫到高麗傳授醫術,
北宋與日本交往密切,雙方時常進行貨物交換。日本向北宋出售木材、硫磺、黃金、寶刀以及各種手工藝品,北宋向日本出售絲綢、瓷器、藥材、書籍、香料等,茶葉也是這個時期傳入的日本,同時有日本人還將茶種帶了回去,北宋與西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外交主要也是貨物買賣,宋朝將本國的絲織品、紙、茶葉、麝香、瓷器等特產向外輸出,同時也輸入了象牙、天文、歷法、醫學、珍珠、水晶等物品及文化。
2、北宋的首都為什么選擇開封,而不是長安?
這是經濟格局變化的必然結局,中國古代的都城遷移有一個規矩,就是從西向東。秦朝、西漢時期,都城是咸陽、長安,東漢、東晉、北魏、唐代都曾以洛陽為都城。元明清,則以北平為都了,為什么都城一直從西向東遷移呢?根本原因是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先秦時期以及秦朝、漢朝,關中地區沃野千里,糧食產量充足,能夠維持都城所需,
但是東漢末年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關中地區戰亂頻繁,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南方經濟則有了長足發展,唐代雖然以長安為都城,但糧食主要依靠江南地區供給。五代十國,關中地區再次遭受戰火摧殘,完全沒有能力支撐一個國都所需要的巨大物資供應。所以到了北宋,趙匡胤沒辦法,只好選擇開封做都城,因為開封有黃河、卞水等河流,水運發達,南方的糧食可以迅速運到開封。
3、開封是哪幾個朝代的都城?
開封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開封,是我國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開封是著名的八朝古都,都是哪八朝呢?夏朝2000年,我國公布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確認自公元前2070年開始,中國進入了首個世襲制王朝——夏朝時期,
魏國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大舉向黃河以南推進,取得了鄭、宋、楚三國的大片土地,并占據了大梁,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后梁公元907年,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廢唐哀帝李柷,自行稱帝,建國號“大梁”(史稱“后梁”),建都開封,是為梁太祖,后晉后唐滅梁后,旋即遷都洛陽。后唐歷三世四帝,共14年,后漢后晉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攻陷開封,后晉滅亡。
中原人民堅決反抗契丹,一些藩鎮節度使也拒絕契丹入主中原,翌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于開封建遼稱帝。后周后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后漢隱帝派人謀殺鄴都留守郭威,郭威被迫以“清君側”名義起兵至開封,殺后漢隱帝,次年(951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改國號周(史稱后周),改元“廣順”,仍以東京開封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