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6.3%,杭州7.3%,成都8.1%,武漢8.3%。一、經濟水平從數字上看,去年武漢1.62萬億元,杭州1.54萬億元,人均方面武漢14.6萬元,杭州15.3萬元,重慶最高,武漢、成都次之,杭州最低,武漢的交通樞紐地位要強于杭州,杭州居民明明更富,為何消費反而不如武漢。
1、武漢科技大學怎么樣?
首先聲明:本人武科大畢業的,對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認武科大學校真的不錯,第一:在就業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本人管理學院畢業,學院不是學校最強的,當初算墊底過來的。但是學院的培養方法還是比較有特色的,比較注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剛剛全班進行了6年聚會,班上的整體工資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線城市,說實話我覺得工資水平還可以。
明顯感覺我同學的眼光跟其他學校的不太一樣,都比較有追求,第二:說實話我大學的老師對于學生都很有愛,雖然老師們的性格不一樣,但是相較于其他學校對于學生放養的態度,武科大的老師第一對于學生嚴格,叨叨,對于學生還是有高中老師那樣的培養的。但是我經歷四年的老師都有一個特點:刀子嘴,豆腐心,罵的多,管的多,但是對于學生還是負責的,給與學生試錯,犯錯的機會。
老師們都還是比較負責的,雖然現在還是覺得老師們嘮嘮叨叨,但是不可否認大學四年的老師們沒有一個放養的。第三:學校的專業方面,近幾年國家的鋼鐵行業不佳,以及服務業的興起,導致本校的新興專業不上,說實話老牌專業,機械,材料冶金都很強,但是畢業后我感覺貌似經管類的專業的就業水平要好,本人也覺得大學本科培養的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能力,分析解決事情的能力,不是專業能力。
2、武漢與杭州差距有多大?
武漢的綜合實力其實極強,各個方面都是中西部城市中首屈一指的,而杭州勝在地理位置優越,前有上海,后有寧波,產業互補優勢明顯,社會發展程度極高。但實事求是的說,現在的武漢和杭州還是有差距的,一、經濟水平從數字上看,去年武漢1.62萬億元,杭州1.54萬億元,人均方面武漢14.6萬元,杭州15.3萬元。兩城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都相差不大,看上去武漢和杭州一個發展水平,實際上并非如此,
在GDP之外,杭州的財政稅收和支出、金融存款均要遠高于武漢。不過同時武漢的國內貿易卻要高于杭州1200個億,說明武漢的商業資源更豐富,城內各種刺激消費的場所更密集,而杭州居民明明更富,為何消費反而不如武漢?主因是被上海虹吸了一部分。二、產業優勢整體上,我個人認為杭州在以阿里、螞蟻金服、??低?、網易這樣的頭部科技公司打造出來的信息技術產業更為強悍,而武漢則缺少這樣的知名科技企業,
雖然科教文衛是武漢的優勢,但在高新技術產業的建立方面卻有些跟不上杭州了。去年杭州的民營企業增加值9378億元,占整體經濟表現的六成一,顯然杭州經濟表現更多樣化、更活躍,當然江浙地區一直就有這樣的傳統和土壤。而相比之下,武漢的經濟結構顯然不如杭州的多樣性,民營經濟非常薄弱,外資出口僅相當于杭州的一半,意味著武漢的經濟仍以內資企業和國資企業為主,缺少杭州的外向型與開放型。
三、科教文衛在這一點上,整體上武漢是要強于杭州的,不過近些年隨著財大氣粗的浙大的提升和阿里助攻下,在科學研究、高端領域(如量子研究、人工智能)已超過了武漢。教育方面,杭州基礎教育強,武漢高等教育強,醫療水平和醫學研究方面,這個真的平分秋色了,后起之秀的浙大醫院實力早已今非昔比。至于文化影響力和文化傳播,毫無疑問是杭州,
古有臨安,今有杭州,自古以來就是精英薈萃天下富庶之地。各種人文典故,戲曲傳說,歷史遺跡不勝枚舉,現代更得益于經濟的發展,西湖、G20會議,龍井、淘寶總部等等更是將杭州的知名度推高,而武漢缺少這樣的文化傳播影響,四、城建品質和社會發展水平記得2015年去杭州時,有一次過馬路,所有大小車輛齊刷刷給我讓行,讓我這個從深圳過來的人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