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時候玩的游戲主機是任天堂的NES,國內叫小霸王游戲機。六、玩纏線(難度系數兩顆星)一根簡簡單單的線,兩頭打上結,就能在手上擺弄出很多形狀,一般是兩個人一起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小時候放學回家就要和三五好友,一起去跳上一會。
1、80后小時候都喜歡玩什么?
小時候,在那個只有黑白電視,無比純真的年代里,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戲成了我們唯一的樂趣,不知道這些游戲你們還記得嗎?一、跳房子(難度系數兩顆星)這個游戲的玩法很簡單,扔一個瓦片狀的石頭在空格里,然后單腳跨過有石頭的空格,經過每一個沒有石頭的空格,回來的時候再單腳撿回石頭,繼續扔在下一個空格上,誰先扔到最后一個空格誰就贏了。
二、斗牛(難度系數三顆星)這是男孩子的游戲,記得小學的時候,每次上體育課都有一群男孩子在操場上斗牛,誰先倒下或者誰先雙腳著地就輸了,三、玩彈珠(難度系數三顆星)用一個大彈珠在土里鉆個洞,這個洞叫老巢,然后把小彈珠彈進洞里。誰先彈進去,就能用大拇指和食指量一拃,再去攻擊其他人的彈珠,如果打中其他人的彈珠,并且打中后兩個彈珠相距小于三拃,那個彈珠就屬于你了。
四、跳繩(難度系數兩顆星)跳繩分為跳單繩和跳雙繩,兩種跳繩都很受歡迎,一般女孩子比較喜歡玩,五、打四角包(難度系數四顆星)記得小時候很多多余的書從來不會扔,用來折四角包最好不過了,尤其是書殼做的最硬了。那時候幾乎每個男孩子手上都有一摞四腳包,隨時準備下課“應戰”,玩法也很簡單,每人放一個四角包在地上,誰力氣大用自己的四角包把別人的四角包打翻了,別人的就屬于你了。
六、玩纏線(難度系數兩顆星)一根簡簡單單的線,兩頭打上結,就能在手上擺弄出很多形狀,一般是兩個人一起玩,七、丟手絹(難度系數一顆星)丟丟丟,丟手絹,輕輕地丟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一首兒歌,喚起了多少80、90后的回憶!八、抓石子(難度系數五顆星)扔五個石頭在地上,然后拋一串珠子抓石頭,最后接住珠子......這個游戲小時候很受歡迎,難度也挺大,手小的人很難抓。
而且不僅是抓石子,還可以抓麻將,豎著的麻將代表一千,橫著的是一百,平攤著的是十,一般誰先抓到一萬誰就贏了,九、抓迷藏(難度系數三顆星)為了公平起見,每個人先要石頭剪子布,誰最后輸了誰先抓,誰第一個被抓到誰就下一局抓。不知道小伙伴們有沒有為了不被抓到,寧可藏進豬圈的經歷呢?十、玩彈弓(難度系數五顆星)這是男孩子最喜歡玩的游戲,經常會用彈弓來射鳥,但是幾乎所有人都不敢拿彈弓對準一種鳥,這種鳥就是燕子,因為在小時候拿彈弓打燕子是會挨大人罵的,
2、80后的人小時候都在玩什么游戲?現在還一直在玩嗎?
80后小時候玩的游戲主機是任天堂的NES,國內叫小霸王游戲機。同一時期,街機游戲很火爆,受歡迎的有吞食天地2三國志,恐龍危機,名將等等,再玩世嘉16位機,超級任天堂16位機;繼續玩32位機SS,PS。再往下就是電腦時代了,心跳回憶,大富翁,仙劍奇俠傳,星際爭霸,帝國時代,CS當第一批80后上大學了,國產網游夢幻西游橫空出世,沒過幾年傳奇就登場了,
3、有人說80后小時候跳皮筋的動作是全國統一的,你怎么看?是怎么做到全國統一的?
中國地大物博,就算是挨著的兩個縣城,也可能講著完全不同的方言,一邊喜歡甜,一邊喜歡辣。但是不管跨越東南西北,到那個地方,有人說其實有一種東西是完全一致的,就是我們80、90小時候的跳皮筋動作。全國統一,這是真的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小時候放學回家就要和三五好友,一起去跳上一會。
隨著皮筋的逐漸升高,難度也逐漸加大,剩下的人也越來越少,最后贏了的人總是最靈敏的那個在沒有走出家門前總覺得跳皮筋就是家鄉的特產。可沒想到身邊五湖四海的80、90人,在童年居然都會跳皮筋,這才有人提出了疑問,這個跳皮筋是不是全國統一啊?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至于原因主要是因為皮筋是少有的幾個又便宜又便捷的娛樂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