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題目中所在南京市的安徽人很多,我本人是這樣的認識的。這樣必然造成安徽人在南京市的,越來越多,(五)安徽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村里的剩余勞動力,都要到省外城市務工,因為南京離安徽路又近,來回方便,這樣就造成大批的農民到南京市去務工,特別是安徽的阜陽市,人口有1200多萬人,又是在淮北地區,而那里的幾個縣,至今還沒有脫貧致富。
1、安徽人目前在南京工作,月薪12K是在南京買房還是在合肥買房?
跟你一樣,當初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本人14年7月安徽畢業,畢業即去南京,第一年一年稅后10萬多點,17年12月辭職,當時一年稅后13萬多點。南京工作很穩定,500強國企,但是由于父母在合肥,女友在合肥!主要是還是負擔不起南京房價!現在已經在合肥工作半年了,也是世界500強但收入直接銳減一半,女友一月3四千!兩個車,一個房,存款不多,無房貸!準備今年年底結婚了!這個主要看自己想法,為了前途多點還是為了家庭多點。
2、你覺得南京的安徽人多嗎?
對于題目中所說,在南京市的安徽人很多,我本人是這樣的認識的,(一)從歷史上看,安徽和江蘇同屬江南省。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江南省的范圍大致相當于今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首字,稱為安徽省。
打個比方說,兄弟倆分家后,因為手足之情,必然來往很多,這樣安徽人在南京市的很多,(二)南京市和安徽的皖江城市帶中的5個城市,同飲長江水。曾經有一句詩寫道,“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同飲一江水”,安徽省的沿江城市馬鞍山市、蕪湖市、銅陵市、安慶市和南京市的市民,都是喝著長江水長大的,這樣南京市與安徽人來往比較多。
另外,中央有關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與南京都市圈,緊緊聯系在一起,安徽人為了尋求發展,這勢必要去南京市,(三)安徽省是教育大省,每年高考大批的學生被南京的多所大學錄取,畢業后不愿意回家鄉,而留在南京市,求職謀生。這樣必然造成安徽人在南京市的,越來越多,(四)交通便利,把南京市和安徽人緊緊聯系在一起。以前,有黃金水道——萬里長江,長江的通航的客輪,把南京市和安徽沿江五市緊緊聯系在一起,
如今,長江中的客輪已經停止航運,但京滬高鐵從南京沿線通往安徽省的滁州市、蚌埠市、宿州市。另外寧安高鐵又把安徽的沿江五個城市,又拉近了距離,例如,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相距只有51公里,乘坐動車,15分鐘就到達南京市。而且馬鞍山市市民有一個習慣,喜歡到南京市購物,總覺得在南京市購物,既便宜又實惠,(五)安徽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村里的剩余勞動力,都要到省外城市務工,因為南京離安徽路又近,來回方便,這樣就造成大批的農民到南京市去務工,特別是安徽的阜陽市,人口有1200多萬人,又是在淮北地區,而那里的幾個縣,至今還沒有脫貧致富。
3、安徽池州人想去合肥或南京工作,哪邊工作前景怎么樣?
我是關注社會情感文化作者,我答題用事實說話,不寫長文。池州人選擇在合肥或南京工作,哪邊前景好?我認為南京前景好,我外甥2016年二十五歲大學畢業在合肥工作,每月工資5000元,消費不低,除租房沒有收入。2017年他離開合肥在南京某部門工作,月收入8000元,消費和合肥一樣高,收入比合肥每月高三千元,我大外甥大學畢業在蘇州工作,每月兩萬元,工作十年有車有房。
4、合肥、蘇州、南京、杭州哪里的工作更好找?
我想說一句,不管是哪個城市,都有很多的工作機會,至于適不適合自己,得從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是,自己的學歷,能力,經驗及對薪酬的期許,學歷是敲門磚,能力與收入掛鉤,經驗可以錦上添花,二是,距離家庭的遠近,雖然男兒有志在四方,但是在職場,離家近就是一種優勢。不管自己父母還是對方父母距離都不太遠,省時省力,彼此照應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