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馬拉松42.195公里。表面上看半程馬拉松是馬拉松的一半,如果真正跑起來,馬拉松就比半程馬拉松難了不止一倍,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各有各的跑法,如果馬拉松運動對人體有害,你覺得還會有這么多人跑馬拉松么,今年4月15日,這對91歲和86歲的壽星夫妻,又出現在合肥半程馬拉松起點——應組委會邀請,參加開跑儀式。
1、你跑過多少馬拉松?
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個了,有證書有獎牌的能數過來,大概20多場,百公里跑了兩次。其它跑友之間的約跑馬拉松,真就不知道了,每一張證書都是一次回憶,每一塊獎牌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故事,2017長春馬拉松,遺憾沒有突破3302013百公里,那酸爽,太難忘!獎牌不多,再接再厲。點擊右上角關注,讓我做你的跑步小秘書!,
2、我國現在有多少人可以跑完半程馬拉松?
根據2018馬拉松年會的官方數據,全程馬拉松參賽265.65萬人次,完賽人次為37.34萬,半程180.42萬人次,完賽人次為76.62萬,能跑全程的肯定能跑半程,累計113.96萬人次,按照平均1.71人次來計算,113.96/1.71=66.64萬人我國現在可以跑完半程馬拉松有66.64萬人。但是根據這個數據,全馬完賽率只有14%,太低了,不要說大的比賽都是80%-90%以上的完賽率,平均14%完全不可能,
3、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該怎么跑呢?
你好,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各有各的跑法,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馬拉松42.195公里。表面上看半程馬拉松是馬拉松的一半,如果真正跑起來,馬拉松就比半程馬拉松難了不止一倍,因為到了后半程隨著身體能量的逐步耗盡以及肌肉的疲勞,身體會出現極點,跑者必須面對極點出現時的多種問題,這就需要跑者用更科學的跑法去跑馬拉松,盡量避免極點的出現或是平穩度過。
一般半程馬拉松可以比馬拉松的前半程快,跑半馬時我們可以勻速跑,也可以先慢后快,如果想要以130完賽,勻速跑那就把配速控制在4′15″左右,盡量保持勻速,前提是你必須具備能夠掌控4′15″配速的能力。先慢后快一般是大神們的跑法,因為如果一開始慢身體適應了這種慢節奏,后面提速會很困難,我們可以前面12公里跑慢一些,配速4′20″左右,后面9公里跑快一些。
由于半馬跑快點可以趕在極點到來之前跑到終點,所以半馬是可以沖一沖的,你可以快一點沖一下PB,但前提是一定要注意心率變化,防止出現意外,馬拉松最好是勻速跑,前半程一定不能快,不要被別人帶偏了,不然后半程會崩掉。如果想330完賽,就堅持以4′58″的配速去跑,想跑330的跑者在平時訓練中大都具備325的水平,如果以勻速跑不受他人影響,基本上是能夠平穩度過極點期完成預定目標的。
跑馬拉松最怕的就是一開始跑得太快或者是忽快忽慢,過早地消耗掉體內寶貴的糖原,導致能量很快枯竭,后半程完全跑不動,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跟著“兔子”跑,“兔子”都是勻速跑完全程的,跟著他們不用擔心跑不進330。不過你要時刻注意當前配速,有的變速跑的“兔子”絕對不能跟,他們可以隨時加速,你卻不可以,被拉爆了就慘了,
4、馬拉松運動對人體有沒有害?
知道中國有多少人跑過馬拉松嗎?據中國田協統計,2017年全國共舉行1102場規模賽事(即800人以上),參賽人次達到498萬;其中全程馬拉松參賽人次突破235萬人次,半程馬拉松突破134萬人次。一年有235萬人次跑過全馬?這個數字高得驚人,另一個完賽人次數字是26.89萬。兩者為何會有這么大的落差?不知道,因為田協的數據一向是一本糊涂帳,
不過可以有把握地說,全中國跑過馬拉松的人數,至少應該有三四十萬吧。因為美國僅一年的馬拉松完賽人數,就超過50萬;而美國還不是全球最多的,據路跑統計家協會的數據,2015年日本馬拉松完賽人數達到近60萬之多——這是自1961年以來首次有國家超過美國!該協會數據還顯示,2015年全球馬拉松比賽的完賽人數接近240萬——應該是低估了,近兩年肯定又多了好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