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天津 > 西青區 > 天津市國有資產報廢文件2018,國有固定資產報廢怎么處理

天津市國有資產報廢文件2018,國有固定資產報廢怎么處理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2-06 11:40:42 編輯:天津生活 手機版

1,國有固定資產報廢怎么處理

法律分析:正常報廢的固定資產,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會同技術部門進行技術鑒定,據鑒定意見及上級部門的國有資產處置意見等,填制固定資產減少通知單,辦理有關注銷手續。法律依據:《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正常報廢的固定資產,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會同技術部門進行技術鑒定,據鑒定意見及上級部門的國有資產處置意見等,填制固定資產減少通知單,辦理有關注銷手續。

國有固定資產報廢怎么處理

2,國有資產報廢處置流程

固定資產報廢時,先由使用部門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報廢清理對象填制“固定資產報廢單”,詳細說明固定資產的技術狀況和報廢原因,經有關部門進行技術鑒定,經企業領導或上級部門批準后作為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清理業務的憑證,據以進行清理。1、注銷報廢固定資產的原值和已提折舊額。按固定資產的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按已提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賬戶;按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固定資產”賬戶。2、結轉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按收回的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法律依據:《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六條 報廢是指按有關規定或經有關部門、專家鑒定,對已不能繼續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第二十七條 報損是指由于發生呆賬損失、非正常損失等原因,按有關規定對資產損失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第二十八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報廢、報損,應提交以下材料:(一)報廢、報損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能夠證明盤虧、毀損以及非正常損失資產價值的有效憑證。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記賬憑證、固定資產卡片、盤點表及產權證明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四)報廢、報損價值清單;(五)非正常損失責任事故的鑒定文件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文件;(六)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辦理資產核銷手續的,提交相關職能部門的房屋拆除批復文件、建設項目拆建立項文件、雙方簽定的房屋拆遷補償協議;

國有資產報廢處置流程

3,國有資產報廢殘值處置規定

國有資產報廢是指對達到使用年限,需要經技術鑒定或按有關規定,對已不能繼續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核銷的處置行為。國家或行業對資產報廢有技術要求的,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技術鑒定。法律依據:《地方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三條報廢是指對達到使用年限,經技術鑒定或按有關規定,已不能繼續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核銷的處置行為。國家或行業對資產報廢有技術要求的,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技術鑒定。第二十四條達到國家和地方更新標準,但仍可以繼續使用的資產,不得報廢。第二十五條車輛、電器電子產品、危險品報廢處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第二十六條報損是指對發生呆賬或非正常損失的資產進行產權核銷的處置行為。資產報損分為貨幣性資產報損和非貨幣性資產報損。第二十七條資產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報損:(一)債務人已依法破產或者死亡(含依法宣告死亡)的,根據法律規定其清算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償的;(二)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損失的;(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報損的其他情形。第二十八條資產報損前,應當通過公告、訴訟等方式向債務人、擔保人或責任人追索。地方行政單位應當對報損的資產備查登記,實行“賬銷案存”的方式管理,對已批準核銷的資產損失,單位仍有追償的權利和義務,對“賬銷案存”資產清理和追索收回的資產,應當及時入賬,貨幣性資產上繳國庫。第二十九條地方行政單位申請報廢、報損,應當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請文件、資產清單、價值憑證和權屬證明;(二)因技術原因報廢的,應當提供相關技術鑒定;(三)債務人已依法破產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裁定書及財產清算報告;(四)債務人死亡(宣告死亡)的,應當提供其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查的法律文書;(五)涉及訴訟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裁定書等;(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失的,應當提供相關案件證明材料、責任認定報告和賠償情況;(七)其他相關材料。

國有資產報廢殘值處置規定

4,有誰知道國有資產處置的相關規定或文件

  http://www.jlau.edu.cn/gk/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1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報程序及審批需提交的資料  審批程序:(由申辦單位報主管部門審批后,報財政局審批)  (一)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車輛及單位價值在10萬元(含10萬元)以上每批次價值在20萬元(含20萬元)以上的國有資產的處置,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局審批(超過的部分報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局審批)。規定標準以下的國有資產處置,委托單位主管部門審批,并由主管部門于每年度結束后將本系統國有資產處置情況列表報財政局備案。  (二)各區縣國有資產管理局、財政局可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本區縣資產處置的審批權限,并報財政局備案。  (三)行政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時,除了提交單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處置國有資產的報告外,還應根據不同情況提交以下有關資料。  1、無償調出  (1)資產價值憑證。  (2)單位主管部門對無償調出資產的批準文件和調出、調入雙方簽定的協議書。  (3)單位無償調入國有資產的神情(須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4)調出、調入雙方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行政事業)》復印件。  2、出售  (1)資產價格憑證。  (2)評估機構出具的有關資產評估及確認文件  (3)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行政事業)》復印件。  3、報廢  (1)資產價值憑證  (2)資產報廢的技術鑒定。  (3)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行政事業)》復印件。  4、報損  (1)產權價值憑證  (2)單位對報損資產的說明,鑒定資料及主管部門的審核意見。  (3)非正常資產損失,提交主管部門對造成損失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4)對呆壞賬認定的資料,如法院判決書、工商部門注銷企業證明、公安部門出具的債務人死亡證明等。  (5)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行政事業)》復印件。

5,國有資產處置最新規定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行為,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國家所有者權益,根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8]13號),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執行事業單位財務和會計制度的中央級各類事業單位。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是指中央級事業單位對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轉讓或注銷產權的行為。第四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第五條 財政部、中央級事業單位主管部門(以下簡稱主管部門)按照規定權限對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事項進行審批(審核)或備案。第六條 財政部、主管部門對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事項的批復,以及中央級事業單位按規定處置國有資產報主管部門備案的文件,是財政部安排中央級事業單位有關資產配置預算項目的參考依據,中央級事業單位應當依據其辦理產權變動和進行賬務處理。賬務處理按照現行事業單位財務和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七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擬處置的國有資產權屬應當清晰。權屬關系不明確或者存在權屬糾紛的資產,須待權屬界定明確后予以處置;被設置為擔保物的國有資產處置,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第二章 處置范圍和基本程序第八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的范圍包括:閑置資產,報廢、淘汰資產,產權或使用權轉移的資產,盤虧、呆賬及非正常損失的資產,以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處置的其他資產。按資產性質分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等。處置方式包括無償調撥(劃轉)、對外捐贈、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報廢報損、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第九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按以下權限予以審批:(一)中央級事業單位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賬面原值,下同)在800萬元人民幣(以下簡稱規定限額)以上(含800萬元)的國有資產,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審批;(二)中央級事業單位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下的國有資產,由財政部授權主管部門進行審批。主管部門應當于批復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批復文件(一式三份)報財政部備案。第十條 財政部批復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文件,應當抄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中央級事業單位收到主管部門國有資產處置的批復文件后,將復印件報當地專員辦備案。第十一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處置規定限額以上的國有資產,應當按以下程序辦理:(一)單位申報。中央級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須填寫《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并附相關材料,以正式文件向主管部門申報。(二)主管部門審核。主管部門對中央級事業單位的申報處置材料進行合規性、真實性等審核后,報財政部審批。(三)財政部審批。財政部對主管部門報送的國有資產處置事項進行審核批復。數量較大的國有資產處置,財政部可委托專員辦對國有資產處置有關情況進行實地核查。(四)評估備案與核準。中央級事業單位根據財政部的批復,委托具有資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報財政部或主管部門備案。評估結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須經核準的,報財政部核準。(五)公開處置。中央級事業單位對申報處置的國有資產進行公開處置。中央級事業單位處置規定限額以下的國有資產,按照單位申報—主管部門審批—評估備案與核準—公開處置的程序,由主管部門審批后,報財政部備案。第三章 無償調撥(劃轉)和捐贈第十二條 無償調撥(劃轉)是指在不改變國有資產性質的前提下,以無償轉讓的方式變更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權的行為。第十三條 無償調撥(劃轉)的資產包括:(一) 長期閑置不用、低效運轉、超標準配置的資產;(二) 因單位撤銷、合并、分立而移交的資產;(三) 隸屬關系改變,上劃、下劃的資產;(四) 其他需調撥(劃轉)的資產。第十四條 無償調撥(劃轉)應當按以下程序辦理:(一)同一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之間、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之間以及事業單位對企業的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按規定限額審批。(二)跨部門國有資產的無償調撥(劃轉)。劃出方和接收方協調一致(附意向性協議),分別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由劃出方主管部門報財政部審批,并附接收方主管部門同意無償調撥(劃轉)的有關文件(三)跨級次國有資產的無償調撥(劃轉)。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給地方的,應附省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同意接收的相關文件,由中央級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報財政部審批;地方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給中央級事業單位的,經地方單位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后,辦理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手續。中央級事業單位應將接收資產的有關情況報主管部門備案。主管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報財政部備案。第十五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應提交以下材料:(一)無償調撥(劃轉)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資產價值憑證及產權證明,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股權證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四)因單位撤銷、合并、分立而移交資產的,需提供撤銷、合并、分立的批文;(五)擬無償調撥(劃轉)國有資產的名稱、數量、規格、單價等清單;(六)其他相關材料。第十六條 對外捐贈是指中央級事業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自愿無償將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贈與給合法的受贈人的行為,包括實物資產捐贈、無形資產捐贈和貨幣性資產捐贈等。第十七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對外捐贈,應提交以下材料:(一)對外捐贈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捐贈報告,包括:捐贈事由、途徑、方式、責任人、資產構成及其數額、交接程序等;(四)捐贈單位出具的捐贈事項對本單位財務狀況和業務活動影響的分析報告,使用貨幣資金對外捐贈的,應提供貨幣資金的來源說明等;(五)主管部門、中央級事業單位決定捐贈事項的有關文件;(六)能夠證明捐贈資產價值的有效憑證,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記賬憑證、固定資產卡片及產權證明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七)其他相關材料。第十八條 實際發生的對外捐贈,應當依據受贈方出具的同級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統一印(監)制的捐贈收據或者捐贈資產交接清單確認;對無法索取同級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統一印(監)制的捐贈收據的,應當依據受贈方所在地城鎮街道、鄉鎮等基層政府組織出具的證明確認。第十九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的國有資產,應及時辦理入賬手續,并報主管部門備案。主管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報財政部備案。第四章 出售、出讓、 轉讓和置換第二十條 出售、出讓、轉讓是指變更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所有權或占有、使用權并取得相應收益的行為。第二十一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應當通過產權交易機構、證券交易系統、協議方式以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應當嚴格控制產權交易機構和證券交易系統之外的直接協議方式。第二十二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以按規定權限由財政部、主管部門備案或核準的資產評估報告所確認的評估價值作為市場競價的參考依據,意向交易價格低于評估結果90%的,應當按規定權限報財政部或主管部門重新確認后交易。第二十三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出售、出讓、轉讓國有資產,應提交以下材料:(一)出售、出讓、轉讓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資產價值憑證及產權證明,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股權證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四)出售、出讓、轉讓方案,包括資產的基本情況,處置的原因、方式等;(五)出售、出讓、轉讓合同草案,屬于股權轉讓的,還應提交股權轉讓可行性報告;(六)其他相關材料。第二十四條 置換是指中央級事業單位與其他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為主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第二十五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置換,應提交以下材料:(一)置換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資產價值憑證及產權證明,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股權證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四)對方單位擬用于置換資產的基本情況說明、是否已被設置為擔保物等;(五)雙方草簽的置換協議;(六)對方單位的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七)中央級事業單位近期的財務報告;(八)其他相關材料。第五章 報廢報損和核銷第二十六條 報廢是指按有關規定或經有關部門、專家鑒定,對已不能繼續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第二十七條 報損是指由于發生呆賬損失、非正常損失等原因,按有關規定對資產損失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第二十八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報廢、報損,應提交以下材料:(一)報廢、報損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能夠證明盤虧、毀損以及非正常損失資產價值的有效憑證。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記賬憑證、固定資產卡片、盤點表及產權證明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四)報廢、報損價值清單;(五)非正常損失責任事故的鑒定文件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文件;(六)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辦理資產核銷手續的,提交相關職能部門的房屋拆除批復文件、建設項目拆建立項文件、雙方簽定的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七)其他相關材料。第二十九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擔保(抵押)發生損失申請損失處置的,應提交以下材料:(一)對外投資、擔保(抵押)損失處置申請文件;(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被投資單位的清算審計報告及注銷文件;(四)債權或股權憑證、形成呆壞賬的情況說明和具有法定依據的證明材料;(五)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提交相關法律文書;(六)其他相關材料。第三十條 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是指單位按現行財務與會計制度,對確認形成損失的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進行核銷的行為。第三十一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應提交以下材料:(一) 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申請文件;(二)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三) 債務人已被依法宣告破產、撤銷、關閉,用債務人清算財產清償后仍不能彌補損失的,提供宣告破產的民事裁定書以及財產清算報告、注銷工商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的證明、政府有關部門決定關閉的文件;(四)債務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蹤、死亡的,提供其財產或遺產不足清償的法律文件;(五)涉及訴訟的,提供判決裁定申報單位敗訴的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書或裁定書,或雖勝訴但因無法執行被裁定終止執行的法律文件。第六章 處置收入和支出管理第三十二條 處置收入是指在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報廢報損等處置國有資產過程中獲得的收入,包括出售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保險理賠收入、轉讓土地使用權收益等。第三十三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在扣除相關稅金、評估費、拍賣傭金等費用后,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和財政國庫收繳管理的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收益,按照《財政部關于將中央單位土地收益納入預算管理的通知》(財綜[2006]63號)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出售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保險理賠收入等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科技成果轉化(轉讓)收入,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等部門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的通知》(國辦發[1999]29號)的有關規定,在扣除獎勵資金后上繳中央國庫。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十四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按以下規定辦理:(一)利用現金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屬于中央級事業單位收回對外投資,股權(權益)出售、出讓、轉讓收入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二)利用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1、收入形式為現金的,扣除投資收益,以及稅金、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后,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投資收益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2、收入形式為資產和現金的,現金部分扣除投資收益,以及稅金、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后,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三)利用現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混合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按照本條第(一)、(二)項的有關規定分別管理。第三十五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應上繳的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應上繳的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根據實際情況,按以下方式上繳:(一)已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的預算單位,按照財政部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有關規定,在取得處置收入后2個工作日內,全額繳入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未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的預算單位,應按下列不同情況上繳國有資產處置收入:1、一級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其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一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后2個工作日內,全額繳入其中央財政匯繳專戶。2、二級預算單位。其主管一級預算單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二級預算單位如無下屬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其主管一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后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一級預算單位的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如有下屬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二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后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其中央財政匯繳專戶。其主管部門為企業集團的,由財政部為二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后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其中央財政匯繳專戶。3、三級及三級以下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其主管二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三級及三級以下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后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其主管二級預算單位的中央財政匯繳專戶。第三十六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上繳的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納入預算管理。事業單位因事業發展產生的資產配置需求,在編制部門預算時由財政部根據有關資產配置標準及中央財力情況統籌安排。第七章 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第三十七條 財政部對主管部門在授權范圍內審批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可定期或不定期對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專員辦對所在地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三十八條 主管部門應建立國有資產處置事后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所屬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三十九條 主管部門和中央級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處置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未按規定程序申報,擅自越權對規定限額以上的國有資產進行處置;(二)對不符合規定的申報處置材料予以審批;(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壓價處置國有資產;(四)截留資產處置收入;(五)其他造成單位資產損失的行為。第四十條 財政部、主管部門、中央級事業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應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第八章 附 則第四十一條 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中央級社會團體及民辦非企業單位涉及國有資產處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第四十二條 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的規定,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制定本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授權所屬事業單位一定限額的國有資產處置權限,報財政部備案。第四十三條 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保密制度的規定,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失密和泄密。第四十四條 事業單位所辦全資企業及控股企業的國有資產處置,按照《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令第41號)、《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01]325號)、《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 財政部令第3號)等有關規定,由財政部實施監督管理。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申報單位(簽章)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金額:萬元序號 資產名稱 資產類別 資產來源 型號規格 單位 數量(股份) 購置(投資)日期 價值 處置方式 備 注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對外投資 其他資產 賬面原值 已折舊額 賬面凈值處置原因事業單位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備注說明: 1.本表適用于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報廢報損、貨幣性資產核銷等處置事項申請。2.資產類別(1)固定資產 ①土地、房屋及構筑物 ②通用設備;③專用設備 ④交通運輸設備 ⑤電氣設備 ⑥電子產品及通信設備 ⑦儀器儀表及其他 ⑧文藝體育設備 ⑨圖書、文物及陳列品 ⑩家具用具及其他;(2)流動資產 ①貨幣性資金 ②有價證券③應收賬款 ④應付賬款 ⑤其他;(3)無形資產 ①專利權 ②著作權 ③商標權 ④土地使用權⑤其他;(4)對外投資;(5)其他資產3.資產來源 (1)財政性資金形成(包括預算外資金)(2)單位自籌資金形成 (3)單位合并形成(4)上級撥付資金形成(5)上級調入形成(6)接受捐贈形成(7)其他4.資產處置方式 (1)拍賣 (2)招投標 (3)協議轉讓 (4)其他方式5.表中資產類別、資產來源、資產處置方式等均用代碼填寫。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申報單位(簽章)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金額:萬元序號 資產名稱 資產類別 型號規格 單位 數量(股份) 購置(投資)日期 價 值 處置方式 備注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對外投資 其他資產 賬面原值 已折舊額 賬面凈值 評估價值處置原因劃出方 單位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備注接收方 單位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年 月 日 備注說明: 1.本表適用于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對外捐贈等處置事項申請。2.資產類別(1)固定資產 ①土地、房屋及構筑物 ②通用設備③專用設備 ④交通運輸設備 ⑤電氣設備 ⑥電子產品及通信設備 ⑦儀器儀表及其他 ⑧文藝體育設備 ⑨圖書、文物及陳列品 ⑩家具用具及其他;(2)流動資產 ①貨幣性資金 ②有價證券③應收賬款 ④預付賬款 ⑤其他;(3)無形資產 ①專利權 ②著作權 ③商標權 ④土地使用權⑤其他;(4)對外投資;(5)其他資產3.資產處置方式 (1)同部門之間不改變資產屬性的調撥 (2)跨部門之間調撥(3)中央級單位和地方單位之間資產無償調撥 (4)固定資產捐贈(5)流動資產捐贈 (6)無形資產捐贈 (7)其他形式捐贈 (8)其他4.表中資產類別、資產處置方式等均用代碼填寫。延伸閱讀: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暫行辦法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全文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全文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辦法全文
文章TAG:天津市國有資產報廢文件2018天津天津市國有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望谟县| 香河县| 瓦房店市| 崇左市| 云南省| 得荣县| 拜城县| 木里| 三穗县| 淄博市| 宁都县| 高清| 达日县| 枝江市| 贵南县| 衡山县| 赤城县| 邹平县| 巩留县| 隆子县| 泽普县| 马鞍山市| 柏乡县| 萝北县| 峨眉山市| 吉木乃县| 图木舒克市| 金川县| 西昌市| 宁乡县| 大新县| 开化县| 定南县| 望都县| 尉犁县| 博爱县| 闽清县| 都兰县| 诏安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