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5號線從2016年開始動工,也是武漢青山區的首條地鐵線。③地鐵19號線地鐵19號線是武漢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起于武漢火車站,止于高新二路,包括地鐵5號線、地鐵12號線、地鐵19號線以及新港線,青山區域地鐵只有5號線在建,另外,未來至少還有三條地鐵。
1、武漢市青山區以后會怎么發展?房價在地鐵通后會不會升值?
看城市具體區域的房價是否有上漲潛力,一看此區域的產業結構;二看此區域是否能持續有人口凈流入;三看此區域的規劃,看是否有足夠的商業商服區域。從武漢整體來看,漢口以商業為主,武昌以科教為主,沌口以汽車業為主,光谷以高新技術為主,以上是武漢發展的四大基礎,而青山則是以傳統的重工業為主,缺少新產業結構。青山相對武漢其他主城區來說相對較為封閉,樓市以本區域的購買力為主,很難吸引到其他城區的購買人群,
也就是說,青山區的人口凈流入不足。看青山區的商業規劃,雖然其濱江商務區已經吸引到了招商蛇口等重量級開發商,但市調一下青山目前成熟區域已開業的商業體:武商眾園、奧山世紀城、印象城,會發現其不僅客流不足,而且其招商營運管理和武漢其他主城區的商業體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簡單說就是周邊居民不足,購買力也不足,總結:未來武漢的發展潛力很大,但青山不會是武漢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其經濟增長速度大致會略低于武漢的平均經濟增幅。
2、#武漢市青山區三環外怎么那么落后?
第一歷史原因,青山三環外基本就是武鋼和武鋼配套的企業,基本屬于高污染高能耗,或淘汰產能,多少年前在武鋼上班都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當然這么多年的發展后武鋼一個響當當大企業被收并購重組,就說明了其行業落寞和發展趨勢,青山發展可以說成也武鋼敗也武鋼,第二也是由第一的而來,青山政府管理體制和能力,也受制于武鋼,多少年在武鋼紅火的時候,來背靠大樹,青山政府也不求發展也不思發展,武漢各大區潛心發展之時,青山受益于武鋼也陷于武鋼,回頭望去發現大樹倒了,自己想活吧除了內卷內亂也做不了太多。
比如我去的多的那個青山什么環保小鎮,明顯就是個政府內亂內卷的好例子,第三作為武漢三鎮重工業區,發展慢,轉型難,武鋼已變寶武鋼,但骨架大企業員工多,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武鋼,或圍著武剛轉,一裁員或想走出來發現自己啥也不會,居民老齡化嚴重,工業化發展的造成的惡劣環境,甚至連條像樣路都沒有,更不會有高新科技企業入駐,有技術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也都遠離了青山,特別是青山三環外的區域,也加劇了青山發展緩慢的步伐。
3、武漢青山區域有地鐵嗎?未來會有幾條路線?
謝邀,相信有不少人和題主一樣,對于武漢青山板塊的認知還停留在武鋼、紅房子時代,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青山區域的交通規劃,尤其是軌道交通,導致很長一段時間,青山都被扣上“武漢唯一沒有地鐵的主城區”的帽子。實際上,青山區域不僅有地鐵,且不止一條,根據規劃,未來,青山區至少有4條地鐵路線貫通。包括地鐵5號線、地鐵12號線、地鐵19號線以及新港線,
①先來說說在建的——地鐵5號線。武漢地鐵5號線從2016年開始動工,也是武漢青山區的首條地鐵線,目前正在建設中,其中,終點站武漢火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已經完成約90%。而根據最新官方回復,地鐵5號線將在2021年建成通車,5號線起于南三環,止于武漢火車站,與穿越長江的2號線、4號線、7號線、8號線等多條軌道交通線路換乘。
其中科普公園站、建設二路站、和平公園站、紅鋼城站、建設十一路站等都設立在青山,全線設站25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4座。這條路線貫穿洪山、武昌和青山三個區域板塊,建成通車后,白沙洲和青山片區與中心城區的通勤時間會大大縮短,目前青山區域地鐵只有5號線在建,另外,未來至少還有三條地鐵,②地鐵12號線根據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14-2049),地鐵12號線是武漢遠景交通線網中重要的一環,不僅包括青山在內的7個行政區域,同時也連接三鎮火車站、居住組團和濱江商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