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不是國家中心城市,而是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安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說明西安市的經濟實力、地位和重要程度還達不到國家中心城市的標準,國家中心城市只有五個城市,其中四個是直轄市,?西安商業市場的發展呈現出“一極多中心”發展與同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中部省會城市(武漢、西安)對比中,鄭州在商業指數、時尚指數、文化吸引力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
1、為什么西安不是國家中心城市?
西安市不是國家中心城市,而是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只有五個城市,其中四個是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再加上廣州市,西安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說明西安市的經濟實力、地位和重要程度還達不到國家中心城市的標準。西安是周、漢、隋、大秦、盛唐等十三個朝代的國都,被公認為世界歷史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也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陸路起點和“一帶一路”核心城市,
西安市是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西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交通、通信樞紐。西安南依大秦嶺,地處八百里秦川的地理中心,歷史上被稱為天府之國、富庶之地,水源豐富,八水繞長安說的就是西安,所謂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和全國社會經濟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具有綜合功能或多種主導功能、起著樞紐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2、鄭州和西安成為中心城市,對山西的影響有哪些?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鄭州和西安已經先后成為國家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山西作為兩個省份的臨省自然會受到一些影響,今天借此就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山西未來發展受到的牽制會更多從地理位置來看山西太原距離鄭州和西安都不算遠,東邊還有河北石家莊,可以說在東南西北只有北邊沒有多少競爭壓力,要知道這幾個省份的省會城市經濟發展都要比太原好的多,如果過去沒有國家中心城市的政策支持,那么太原或許還有可能崛起,但是如今個人覺得太原想要崛起就太難了。
從過去很長的歷史經驗來看,一個城市和地區能不能發展起來主要看政策,如今西安和鄭州都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未來崛起概率很大,而太原本身就是一座以資源為主的發展起來的城市,隨著資源枯竭和環境保護的壓力下,產業轉型本身就面臨很大壓力,如今只能說是雪上加霜。從獲得批復的城市群來看山西的發展目前以鄭州為首的中原城市群和西安為首的關中原城市群都被定位為國家級城市群,其GDP總量分別達到了67778.12億元和21600億元,雖然說太原城市群早已經批復但是總量僅僅6000多億的體量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級別,按照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城市發展經驗,未來太原城市群資源被吸收是大概率事件,
太原作為山西省會城市,本身就是一座以資源為主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講過山西未來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擺脫資源依賴癥和完善工業產業體系,提升整體競爭力。如果未來山西被納入京津冀城市群聯動發展或許還有機會(近日已經收到這樣的消息),未來山西經濟發展情況堪憂是我的判斷就像之前我說的一樣,山西本身經濟實力不強(除去全國所有省份的下游),在過去一段時間煤炭等資源價格好的情況下或許經濟發展還行,但是可惜的是山西已經錯失了發展的最好時期,如果早在十幾年前就集中全力發展太原省會城市,將太原打造為如今GDP總量為6000億左右的城市,或許會比現在好很多。
幾點建議:第一、如今無論如何都要集中全力打造太原省會城市了,哪怕犧牲省內其他城市的利益也要將所有的資源、資本和產業往太原靠攏(學習下合肥,短時間感覺有害長期絕對是利好);第二、盡力去打造多元化產業,除去煤炭相關的產業外,比如:汽車制造、裝備制造、電子通信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要多引進。豐富產業結構同時大力發展旅游等第三產業,拉動省內和省會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如果太原GDP增長速度低于10%,個人覺得后期發展會越來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