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2018年我國小麥收儲過程中,價格最高小麥收購價格不過是1.19元每斤。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失效”但是說實話,今年的小麥保護價已經是“名存實亡”,起不到太大作用了,這一點從我國目前各大主產區的小麥臨儲收購總量可以看得出來,18年,小麥收儲制度改革大幕拉開。
1、今年小麥保護價是多少?
2018年的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三個價格標準,按照質量分為三個等級,價格依次降低。具體來說,一等小麥1.19元每斤,二等小麥1.17元每斤,三等小麥1.15元每斤,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失效”但是說實話,今年的小麥保護價已經是“名存實亡”,起不到太大作用了,這一點從我國目前各大主產區的小麥臨儲收購總量可以看得出來。
有機構表示,2018年全國小麥托市收購總量較去年銳減百分之80到90,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否認,但是往年門口車水馬龍,而如今門可羅雀的各大臨儲庫點門前,給出了一定的答案。究其原因,由于自然災害帶來的小麥減產明顯,導致市場上流通的糧源不急往年,再加上臨儲麥拍賣暫停,為新麥價格走高提供了堅實基礎,市場化收購價格標準高于托市收購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2018年,小麥收儲制度改革大幕拉開。也就是說,2018年我國小麥收儲過程中,價格最高小麥收購價格不過是1.19元每斤,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今年的托市收購并非像往年那樣風光,市場化收購才是今年購銷市場上的主角,目前,大多數小麥主產區中,同等質量和等級的小麥價格都比托市收購價格要高。比如說,國產三等新麥賣給國儲庫點也就是1.15元每斤,但是如果賣給市場上的糧販子或者企業,最高可以達到1.2元每斤以上,
2、2020年水稻和小麥保護價是上調了嗎?
去年已經公布了,保持2019年價格不變。但各地方的糧食加工企業對優質專用小麥價格很可能會上調,但這要看小麥供應市場,如果市場小麥供應很充足,形成了賣方市場,價格也極有可能是下降,國家有托收保底價,估計不會降低太大。現在的市場一直都是糧食增產,糧農減收,這是因為豐收了,糧食多,市場供應過求,就降價,減產了,市場供應吃緊,就漲價!一個永遠攻不破的怪圈!,
3、2020年的小麥價格多少錢?
現在距2020年還有三個季節的時間,所以小麥的價格總體來說還是比較長遠的,但2020年小麥的價格也是不容樂觀。畢竟目前小麥價格有所下滑,而且國家政策也在大壓小面的價格,比如說今年小麥最低收購保護價又比去年下調了每斤0.03元,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12元每斤,所以使得近期小麥價格出現了下跌,平均在1.18~1.24元每斤,優質的小麥價格達到了1.30元左右每斤,
從目前我國小麥的儲存量已經超過了1億噸,國家去庫存小麥的愿望非常強,而且也即將開始大量出庫存小麥。前一段時間拍賣了1200多萬噸的小麥,成交量只有22.4萬噸,成交量比例特別的低,這就說明了小麥市場供應量充足,企業庫存的小麥也是非常充足的,隨著溫度的上升,對于面粉的消費量進入淡季,而且儲存的成本也將增加,所以一些小麥深加工企業減少了小麥的收購量。
在這種情況下,小麥的消費量就會急劇減少,而且小麥主要是作為人類的主食使用,對于其他方面小麥的消費量相當少的,比如化工一年的消費量只有500萬噸左右,加上現在人們的膳食結構的改善,不只是靠面粉作為主要的食品,還有其他的替代品,比如土豆、紅薯、玉米、水稻等等同樣影響了小麥價格。從今年小麥的長勢來看,以及天氣狀況來看,今年小麥又是一個豐收年,這就會使得小麥的產量增加,更會打壓了小麥的價格,所以對于2020年小麥的庫存量還是相當多的,所以小麥價格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而且由于中美貿易關系的緩和,帶動了我國一些企業開始大量進口外國的優質小麥,也就是那種面筋量比較高的小麥。從目前生豬養殖方面來看,麥麩的價格雖然有所下調,但下調的幅度不是太大,平均每噸上漲了20~30元左右,小麥的加工副產品麥麩帶動小麥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因為非洲豬瘟病毒導致了我國生豬養殖規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左右,對于農村的養殖來說減少了40~50%,所以麥麩的消費量也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