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民黨軍隊也是一樣的,主要軍官都是黃埔系的,外加他們的校長你懂的,當然,不是說985大學畢業生個個都是人才,有些人會鉆營,實際打仗水平很差黃埔軍校第七期學員出了哪些名將,名將都稱不上吧,黃埔一期半年畢業出校門,黃埔三期的學生就已經入校學習了,黃埔軍校學制最短僅半年,連中專都不如,為何能培養那么多名將。
名將都稱不上吧?出名的倒有幾個,比如土木系干將劉云瀚、18軍軍長楊伯濤、昆侖關戰役時實際指揮200師的時任副師長彭璧生、淮海戰役被俘的200師師長周朗、比敘黃埔七期的末代112軍軍長趙秀昆等等。由杜聿明第5軍系投向土木系的第6軍軍長羅友倫據說也是黃埔七期
怎么說呢,如果一個大學畢業生去一家工廠,從普通工人做起,那么要做到工段長、車間主任那是不一定的事情,但是如果整個車間、整個工廠都是這家大學的畢業生,那么這個廠的各級領導20年之后十有八九都是這家大學的畢業生。當年國民黨軍隊也是一樣的,主要軍官都是黃埔系的,外加他們的校長你懂的。(其實老蔣同時兼著全國幾乎所有軍校的校長,但是還是更看重黃埔畢業生),蔣介石嫡系部隊指揮官都是黃埔系的,這就表示這些能升官的部隊畢業生都是黃埔畢業的,學生們有出息的概率大。總之只要是黃埔系的,基本就像今天的985大學畢業生,如果能進陸軍大學,就相當于985大學的研究生,那個前途就真的不可限量了。當然,不是說985大學畢業生個個都是人才,有些人會鉆營,實際打仗水平很差
3、黃埔軍校學制最短僅半年,連中專都不如,為何能培養那么多名將?黃埔軍校是根據當時蘇聯軍事顧問的要求而建立的,最初建校的時候,根據蘇聯院校都的要求,每一期學員最少要一年,最好兩年。但由于多方面的綜合因素,黃埔一期的學生1924年5月入學到畢業也就半年,學制都沒有完成,黃埔軍校最有名,最有出息的頭六期基本上都沒有學完就畢業,直接就走向戰場。黃埔一期半年畢業出校門,黃埔三期的學生就已經入校學習了,原因在于北伐戰爭舉行,導致黃埔的學生走向戰場。黃埔軍校名將輩出,原因有三:其一、學生優秀;其二、教官肯教;其三、實踐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