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古城墻)在歷史典故中,常常會提到汝南。汝南全力打造的特色小鎮很成功,成為了汝南經濟的特色,隨著城市改造,汝南正在舊貌換新顏;隨著產業的壯大升級,汝南的發展動力也越來越足,古時候管汝水以南地方叫做汝南,汝南為啥更名字為駐馬店呢,此后,汝南這個名字,就開始被駐馬店取代。
1、河南省汝南縣發展前景怎么樣?
汝南縣是一個發展中的小城,在河南省快速崛起、駐馬店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汝南縣的發展前景光明,未來可期。汝南縣是駐馬店的下轄縣,面積約1470平方公里,人口約90萬,2017年的GDP為196億,在駐馬店地區處于中等水平,但汝南縣的經濟并不平凡,有著鮮明的特點。汝南全力打造的特色小鎮很成功,成為了汝南經濟的特色,
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中國第一批特色小鎮,共127個名額,其中汝南占據6席,領先全國。汝南的特色小鎮,既聚集著服裝、茶葉、食品等傳統行業,也培育著醫藥、新材料、環保、信息等朝陽產業,女汝南縣政府對特色小鎮的建設也十分重視,結合自身特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力爭培育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大產業。汝南縣最近又規劃建設以運動休閑為特色的體育小鎮,大力發展體育產業,
汝南是一個人文底蘊很豐富的城市,可以深入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汝南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的發源地,被稱為梁祝之鄉,目前還有梁祝遺址,可以打造梁祝文化,汝南的歷史悠久,有著3000年的建城史,境內有古跡近300處,這些都是可以充分發掘的資源,打造具有汝南特色的人文旅游產業。境內的天中山是古代測日影定時辰的產物,在天中山日影為正,故稱為天中山,汝南也被譽為“天下之中”,所以汝南也可以以天中山為核心開發其所蘊含的文化,
汝南最近幾年的變化很快。隨著城市改造,汝南正在舊貌換新顏;隨著產業的壯大升級,汝南的發展動力也越來越足,未來的汝南一定會更好。我認為,汝南的優勢還是有的,適合居住,水多,有宿鴨湖,文化底蘊也較深!現在城市整體也在往西發展,去往駐馬店的公路也加寬即將竣工,駐馬店發展帶動城市之一。作為一個小縣城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2、駐馬店為什么叫汝南?
在很多歷史著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汝南這個地名。但是,汝南已經更名為駐馬店,那么,歷史典故中頻頻提到的汝南城,為啥更名為駐馬店?(汝南古城墻)在歷史典故中,常常會提到汝南。比如說在《三國演義》中,就經常提到“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在汝南城中誕生的歷史名人也很多,比如這里是軒轅黃帝的夫人嫘祖的故鄉,秦丞相李斯、《鹽鐵論》的編著者桓寬、志怪志異小說家干寶、偉大的無神論者范縝、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等一大批歷史名人,都誕生在這里。
汝南,還曾是戰國時期聞名天下的兵器制造中心,更是盤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陽文化、車輿文化、嫘祖文化和冶鐵鑄劍文化的發源地,那么,汝南為啥更名字為駐馬店呢?(駐馬店地圖)在的駐馬店內有一條河,古城汝水。所以,古時候管汝水以南地方叫做汝南,汝南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西漢,當時的漢高祖劉邦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
兩漢時期,汝南郡的經濟、文化逐步發展,出現了繁榮景象,漢武帝元光年間,汝南郡興修鴻隙陂,跨今平輿、汝南,正陽、新蔡、息縣五縣,灌溉農田數萬畝。西漢元帝時在今泌陽縣修馬仁陂,灌溉農田萬余頃,東漢和帝永元年間,汝南太守何敞在鴻隙陂修復鯛陽舊渠(在今新蔡縣北),新墾水田3萬多頃。靈帝中平年間,汝南太守調集民工在鴻隙陂大壩上用石塊修筑水閘,進一步擴大灌溉面積,
漢代鴻隙陂、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興建,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使汝南郡成為全岡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兩漢時期汝南郡人才輩出,在《后漢書》和《風俗通義》中列有傳記、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達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稱,此后各個朝代多沿用汝南的稱呼,直到明朝,這里改名了,(駐馬店)明朝的時候驛站興起,汝南郡為交通要沖,是南來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駐驛歇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