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物件有值錢的,也有不值的。比如大量收購有關農耕文化的老物件,農村成市化以后,到處都有被舍棄的關于農耕文化的老物件,現在下手很容易收購,老物件曾經和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老物件為文明歷史發展作出了具大的貢獻,如果,你要是正常收只是買賣關系,和收廢品沒啥區別,可是有人卻利用收購老物件來行騙,這就非常招人恨了。
1、有人說農村老物件越來越值錢,如何收購農村老物件?
老物件,對我們并不陌生。家家戶戶都有老物件,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時間是否久遠的問題?值不值錢的問題?老物件曾經和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老物件為文明歷史發展作出了具大的貢獻,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老物件(文物)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歷史,這件文物是河南省“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迪”,該文物藏于河南省博物館,
人類歷史在不斷進步發展,沒有最遲文物的評論,只有迄今為止最早的評論。賈湖遺址出土文物,賈湖骨笛,圖片來自百度搜索,從夏、商、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隨、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民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每個朝代都有老物件(文物),有的文物幾千年了,有的文物幾百年了,有的文物幾十年了。
比如1982年《文物法》規定,1976年以前生產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只有幾十年時間),屬于現代文物,受法律保護,老物件,對每個人來說,并不陌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人都見過。因為老物件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藏有銅器,有的藏有瓷器,有的藏有金銀器,有的藏有字畫,有的藏有木雕,有的藏有古籍,有的藏有錢幣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珍藏流傳時間有長千年的,上百年的,幾十年的都有。保護文物,傳承文化,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從小培養孩子熱愛文物,熱愛工藝美術品。有句名言,現在工藝美術家的作品,就是將來的文物,在農村,我們看到有地方工藝特色的老物件,一定不要舍棄損壞,我們一定要將它收藏保護好,隨著時間推移,將來就是古董文物。
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很多老物件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成為了我們兒時的記憶,比如農村的電動打谷機代替了木制的撘斗,雨傘雨衣代替了簑衣斗笠隨著農村城市化發展和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傳承千年的農耕文化面臨消失的風險。農村老物件有值錢的,也有不值的,如果農村有人藏有宋元字畫,明清官窯瓷器,趕緊把它收藏保護好。
因為這些老物件就很值錢,動輒上萬,幾十萬,幾百萬,上千萬,上億的元青花瓷器也有,在農村,如果沒有雄厚的財力物力收購古董字畫,可以花小錢收購面臨滅絕的老物件,前途無量。比如大量收購有關農耕文化的老物件,農村成市化以后,到處都有被舍棄的關于農耕文化的老物件,現在下手很容易收購,當達到一定規模和數量,就可以向國家文物部門申請開辦“農耕文化博物館”,保護老物件,傳承農耕文化,振興地方旅游經濟,前途無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農村老物件有人高價回收,用來干什么?有什么用?
按照您說的老物件,應該不是指的古董類吧,那么應該就是一些建國前后的東西吧?我對此有一些耳聞,不妨我說說,您聽聽:1、粗加工后變廢為寶比如在北方,前幾年經常有上農村收老門板的,以前的們都是實木的厚門板,主要也就是松柏木甚至是楊木,他們收來后干嘛呢?一片門板當臺面,另外一片門板加工成桌子腿,一副門板經過簡單的加工后變廢為寶成為了茶海茶桌,往茶莊或者客廳那么一擺,也是相當氣派了,而且就是簡單的刷點清漆而已,從您手里收購按照的是廢木頭收的,簡單加工后按工藝品賣的,
2,撿漏兒的也是大有人在我爸年輕的時候當了幾年木匠,手里有一個別人送給他的刨子,之前一直在我家儲物間放著,有一次上門來收的人一下就相中了,我爸留著個心眼沒賣,一打聽才知道那個刨子是紫檀的,當初那年代木工就想著這木頭硬,做工具好用,誰也沒想著二三十年后紫檀能這么值錢。所以很多的秤桿、算盤之類的,都有可能是名貴的木頭哦,加工成手串就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