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物理就比較尷尬了,在25萬左右的考生中,選擇物理的人數(shù)可能不足6.5萬人,雖然浙江制定了一個6.5萬的保障機制,但是據(jù)傳,這根本沒有改變學生棄選物理的現(xiàn)實,據(jù)說現(xiàn)在選擇物理的也就2萬多人。也就是沒有突發(fā)文件的公布,2020年選考物理的最低保障人數(shù)依然為6.5萬人。
1、如何評價浙江省2020年1月物理選考?
教育考試院及教育廳的《意見》規(guī)定,物理選考保障數(shù)量是按高校授理學、工學學位專業(yè)近五年在全省高考錄取考生的平均人數(shù)確定的,不會隨著某一屆考生的數(shù)量而變動。也就是說,沒有突發(fā)文件的公布,2020年選考物理的最低保障人數(shù)依然為6.5萬人,2020估測:1、據(jù)往年不完全統(tǒng)計,新高考選考中,化學和生物的人數(shù)最多。
2、浙江19年高考選物理的總共就2萬多,但各高校招生中有超過60%需選物理,該怎么辦?
為什么不選物理,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真實經(jīng)歷,我女兒是2017年參加高考的,也是3 3高考改革的第一年,當時女兒的物理成績是中等偏下,賦分成績在70分左右,也是幾門功課當中比較差的一門,我是一個八十年代的高考生,物理在自己的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份量,再加上各高校的很多專業(yè)需要物理,自己對女兒的期望想考個211之類的學校,當時開學的時候我問了我一個我上高中時的教我班的物理老師,他當時跟我分析,物理可以加把勁,多花點精力,考個85分左右的賦分還是可以的,所以就把物理選上了,當時女兒的班主任幾次叫我把物理改選生物,生物、政治和歷史是我女兒的強項,
我沒有聽從班主任的建議,結果高二第一次考試想去碰運氣,報了物理和政治,因物理上花了大量的時間,政治上時間過少,結果考試成績出來,物理70分、政治85分,兩門都沒到預期,物理還的花大量時間,第二次考物理,考了76分,雖然提高了一點,但跟投入的精力完全不成正比,第二次考政治,因班里出了一件大事,我女兒心情低落,結果政治考砸了,還是85分。
3、新高考改革,浙江高考選物理考生不到3成,且“棄物理”趨勢一直蔓延,你怎么看?
我是退休的高中化學教師,很想吐槽現(xiàn)在的高考改革的分科方案!不說別的,就現(xiàn)在的化學、生物、歷史組合,學生在高中基本不怎么學物理,而物理是化學、生物課的基礎!沒有較好的物理知識,化學、生物是學不好的,比如在講阿伏伽德羅定律時,由于學生沒有物理學的有關氣體的波義耳定律、查理定律、蓋呂薩克定律,學生很難對這個知識點真正理解,更談不上融會貫通了,
再比如在講元素周期律的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時,用庫倫定律很容易理解,而學生沒學過這個定律。更何況到了大學再學化學還要再學《物理化學》課,這些沒有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生幾乎可以肯定很難學好,這對于他們進一步深造將會帶來極大的困惑!現(xiàn)在的高考改革步子太快,有時候沒想到后果,我高一教的一個學生,高二分科選的政治。
后來錄取因為高分保護,被錄取到醫(yī)學院臨床專業(yè)!他沒有基本的化學、生物知識,甚至連基本有機物的分子式都不認識(我問過,他連酒精又叫乙醇都不知道,更不知道酒精的分子式!),我對他開玩笑說,我以后不敢找你看病,怕你開錯藥!另外,我們國家現(xiàn)在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需要的是更多的能動手的人——工程師、醫(yī)生、農(nóng)藝師、電工、設計師等高技術人才,而不是需要更多的所謂管理人才,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真心呼喚改變現(xiàn)在的高中選科模式,強烈建議文科考語數(shù)英政史地,但是要參加理化生的水平考試;理科考語數(shù)英理化生,加試政史地的水平考試,這樣既相對公平又可以減輕學生負擔,
4、在新高考選考賦分制度下,你或你的孩子會將物理作為選考科目嗎?
浙江的學生,被物理嚇到了,被媒體渲染了,似乎走上了一條歧路!這和買房子一樣,大家都“買漲不買跌”,大眾的選擇,誰都難控制,只有慢慢回歸理性或者進一步改革才能解決問題。其實,在其他省份,棄物理的現(xiàn)象并不是很明顯,學生選課相對理性,比如山東,雖然選擇物理的學生人數(shù)占比39.52%,排名倒數(shù)第二,但是選擇物理的人數(shù)有21萬多人,這些學生多數(shù)屬于想學物理而且適合學物理的人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