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熟的小麥籽粒飽滿,有光澤;被雨后逼熟的小麥籽粒秕瘦,無光澤,直接影響了小麥的千粒重。小麥還未成熟,一場大雨就熟透了,不要把一場大雨過后,小麥就熟了,當作是正常現象,經過大雨洗刷過后,小麥的顏色變為灰白不認為是干熱風這一氣象災害引起的,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1、雷雨天氣即將到來,麥子熟了,還沒收怎么辦?
雷雨天氣不可怕,搶收三夏步子大,雨淋麥子把風刮,善后跟上打不垮。麥子成熟的時候鬧天氣,是農民最怕的,倒不是怕大風倒伏,而是怕雨天持續時間長晴不了天,麥子發霉發芽,二坤這里快麥收了,以前確實遇到過這種情況,談一談自己的經驗。麥收一大寶,天氣預報少不了,快麥收的時候,多看天氣預報,做到長期準備,如果預報準,可以留1至2天的準備時間。
“朝有破紫云,午后雨必臨”,“雷轟天邊,大雨連天”,都是農民長期生產經驗積累起來的,可提前20分鐘至1小時預報,也為雷雨天是否麥收提供了參考,雷雨來時,切忌搶收。一是因為麥穗打濕,收割機不易脫殼,田塊浸水,收割機容易陷住,還有雷雨天,不宜在空曠地方作業,以免發生雷擊事件。雷雨過后,如何善后如果產生了倒伏,及時把倒伏部分扶起,保證通風透氣,夏季濕度大,容易漚爛腐壞,
如果遇天氣沒有轉好,及時查看麥穗里麥粒有沒有發霉發芽,及時區分剔除,以免影響小麥品質。提前聯系好收割機,天氣放晴麥穗干透,及時搶收!查看地塊有沒有積水,防止收割機陷進去,影響作業,麥收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氣由他去,關鍵靠自己。遇災害性天氣莫強求,旱澇保收就行,大伙還有啥法子,下方評論,我是二坤,三農問題,為您刨根問底兒。
2、小麥已經成熟了,可是天氣預報說這幾天有持續降雨,應該怎么辦呢?
每年麥天偶遇到下雨,確實給麥收添麻煩,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是不好干涉的事,雖然說科技發達了,可以對天氣稍加干預,如人工降雨、人工化雹技術,但對天下雨還沒有能力阻止,過去,沒有機器,從手工割麥、運到場上晾曬、碌碡碾軋,后來有了脫粒機。遇到連陰下雨天可真真受了老罪了,長著的沒法收割,拉到場里的沒法碾壓,眼瞅著麥子粒在麥穗上生出了麥芽,農民是哭天嗆地無可奈何啊!麥子一生芽,麥子的營養物質轉化成了麥苗了,糧食徹底完了,這就謂天災!現在新時代,農民朋友不必過于擔心,機械化程度高,整個麥季有3~5天基本就可以收完,
真遇到陰雨天也不用怕,如果麥子未全熟透的一般不會生芽,過兩天雨停后熟了隨時收割即可。即使是準備收割的完熟麥子也不打緊,下雨有規律性,一般不會不停的一勁下的,只要有停頓的時間,現在的收割機功能比較完善,完全可以收割,收割時麥粒還特別干凈,沒有糠皮,麥糠皮都在麥穗上不掉落,收割機只是把麥粒擼出來了,收獲的麥籽粒,回家趕緊晾開,有烘干機的更方便,可以互相借用烘干。
注意濕潮麥粒不可長時間堆積悶捂,不得超過八小時,要及時攤開翻晾,晴天后及時戶外曬干,我開收割機7年,什么下雨的情況都經過,零星小雨收割不停,除非瓢潑大雨了暫時停會,收割不妨事。有一年在內蒙古割麥子,連陰幾天,下下停停,我們收割機就在地里,下猛了就停割,慢了或雨停了就收割,由于連續降雨,麥地里的水基本飽和,都是積水,收割機過去就軋得兩條溝,待收割機糧倉麥籽將滿時,約1噸重,收割機行進都非常吃力,發動機排氣管經常冒著大煙,等于水田作業,倉滿后開到高坎無水地帶把麥子放到塑料布或大帆布上,即使那樣,你也得收割,農民們也不讓你走的,
3、為什么還不熟的小麥,一場大雨就熟透了?
謝邀回答:首先我要在此說明一點,小麥正常的成熟和小麥雨后熟透是不一樣的,可仔細觀察我所配置的小麥成熟圖。小麥正常的熟透泛金黃,有光澤,經過雨后逼熟的小麥有炸芒,泛白灰色,無光澤,正常成熟的小麥籽粒飽滿,有光澤;被雨后逼熟的小麥籽粒秕瘦,無光澤,直接影響了小麥的千粒重,下邊具體談一下雨后小麥就熟透了,是一種什么現象:小麥還未成熟,一場大雨就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