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一段時間之后才明白,河南為什么被稱為大河南,不僅是因為人口多,而是這里從古至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歷史上眾多名人對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是中國的中心,中國的名字來源于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
1、河南為什么治愈率突然增高?
這是好事啊!天天眼睛一睜就慌忙打開手機,先看本地的控制情況,特別是我們信陽,跟湖北交界,情況也非常嚴重,截止目前每日確診還沒有清零,倒是扯了河南省的后腿了。總體來看除了信陽河南省其它地方已經連續幾天沒有確診病例了,讓人很欣慰,是啊,由于省委領導有方,措施得力,醫護人員的努力付出,治愈率正在節節攀升,相信講會越來越好。
2、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3、你怎么看待河南這個省份?
提起河南省,很多人會認為是一個相對貧窮的省份,省內外出務工的人非常多,在江浙、珠三角地區經常能夠看到河南務工群體的身影,因為外出的河南人還是保持著家鄉話味道,穿著也比較樸素,所以更加加劇了人們對河南的印象。但其實河南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五位,而且河南省的糧食產量非常高,糧食深加工、食品生產行業很發達,我們吃的很多休閑食品都產自河南。
另外因為河南省內外出務工人員的基數大,難免會產生一些劣跡事件,這就又讓很多人認為河南人人品不好,但其實這又是對河南人的一大誤會,河南還是樸實人的多,哪個地方沒有壞人呢,不能以偏概全的去定義一個省份。真正去河南走一走,你會發現勤勞、善良才是河南的真正品德,河南自古便是華夏民族的起源之地,歷史上黃河文明的發源地主要就是河南境內,中國幾千年歷史,有一半要看中原河南,華夏文明就是中原文明融合了周邊文明所形成的。
雖然到了現代,世界溝通已經頻繁,沿海省份發揮的價值更大,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河南在歷史上的巨大作用,河南省目前也是有大型城市存在的,不只是網絡上所看到的那些農村民房,有機會去河南鄭州走一走,尤其是高新區,你會發現鄭州的現代化建設水平非常高。鄭州目前已經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這足以看出國家對鄭州的重視程度,以及鄭州自身的努力,相信河南在勤勞的河南人建設之下,會重新輝煌,
4、河南古代真有大象嗎?如果沒有,為什么河南簡稱豫?曹沖稱象又是怎么回事?
哈哈,感謝邀請。河南有沒有象,已經在問答里回答過了,既然不吝誠意,就再少說幾句。河南,有象,不僅舊石器時期以前有——安陽博物館一進門,就是一具黃河象的巨大骨架化石。而且,殷商時期,就是距現在3000年前,也曾象群遍地,甲骨文里,多次記載了商王打獵,一次曾獵到10頭象;7頭、5頭的記載也不少。
商代已經訓象,卜辭中,有商王自己并派人巡視訓象場所的記錄,訓象場和馴養人遺骨,都有發現。那個時候,還把象作為祭祀的祭品,婦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象牙制品,(婦好墓出土象牙制品)當時河南一帶有象,是因為那里曾屬亞熱帶氣候,甚至,一直往北1200公里,現在的張家口一帶的商遺址,也發現有大象遺骸。“豫”字,徐中舒先生做過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