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斤麥子價格不如一斤水,今后誰來種地。小麥的價格不會下跌,更不會大跌,對小麥價格的上漲,漲到什么程度,必須謹慎,從相關部門的估算,今年小麥依然是豐收年,國家已經給岀了小麥收購價格,這個價格標準也是有一定根據的,那么多專家不是吃白飯的,一是由于今年我國小麥優質品種增加。
1、小麥價格一斤多少元對農民來說比較合理?
謝謝邀請。依我看,反正是市場經濟自由市場,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就讓種麥的農民自己定價,消費者愿買就買,不愿買就不買,或者說農民愿賣就賣,不愿賣就不賣,對于消費者而言,肯定向低價定,作為農民而言自然要往高價定,不過,無論是農民還是消費者,隨隨便便的定價,都是扯蛋,只有政府出面當個公正的裁判,做到兩不傷,公平合理的定價,才能被所有的人按受。
特別提醒的是,如果把價格定離譜了,那就不只是對價格調整一下的問題,而是在亂漲價,按事物聯系的觀點,只要小麥一漲,其他糧食也要相應地漲上去,只要糧食一漲,其它的行業都要漲,到頭來水漲船高,農民雖然拿到了一墩厚厚的票子,也許是豬羊相低,仍然在原地踏步,不但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利益,反而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小麥價格的上漲,漲到什么程度,必須謹慎。
2、今年小麥多少錢一公斤?
謝謝邀請,幫農忙為您作答,今年新麥市場實際收購價格在各大主產區普遍上升:河南省新麥開秤價每斤1.05到1.1元,比2016年提高5~9分錢,后又漲到每斤1.13~1.16元;湖北新麥開秤價是1.1元左右,比2016年多出1毛錢,后漲價到每斤1.15元左右。陜西、河北、山東新麥價也是高開高走,并且一反往年,呈現南高北低形勢。
究其原因,幫農忙認為:一是由于今年我國小麥優質品種增加,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810億斤,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占比提高2.8個百分點,優質優價得以體現。二是下游消費群體如面粉廠收購動力比較大,由于庫存水平偏低,陳麥價格又相對偏高,使得補庫意愿較足。三是貿易商的“亡羊補牢”和投機心理,2016年麥收時期一些收購主體對行情的判斷相對保守,而最終大部分小麥流入了國儲,而后市場糧源偏緊,刺激了小麥行情不斷看漲,不少貿易商以及主體都頗有懊悔未能有效抓住一波難得的行情。
3、糧食危機?那今年的小麥會漲到多少錢呢?
糧食危機?那今年的小麥會漲到多少錢呢?從目前情況看,世界糧食的確出現緊張狀態,但我們國家的糧食不會岀現大的風險,假若要是國內糧食吃緊,糧食價格也不會岀現大幅度的上漲。前年國際糧食供應緊張,國際小麥價格從2020年6月到2021年11月翻了一倍,國際玉米價格9個月時間上漲一倍,農民都以為我們國家的玉米價格也會跟著飆升,手里的玉米遲遲不肯岀手,按照的農民預料,玉米一定會上漲到1.5元每斤,可到現在也沒上漲到這個價格。
當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這是鐵的事實,也是推動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必定農民種地不能賠錢,經濟社會,誰也不會做賠錢的買賣,但是,糧食在我們國家是一種特殊商品,直接關乎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國家在狠抓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更要著力對糧食價格進行調控,一方面要確保種糧農民增產增收,另一方面又要保證用糧群眾的承受能力。
這樣國家寧肯會加大對種糧的補貼,也不會讓糧食價格過快增長,這些年社會物價上漲了好幾倍,糧食價格基本穩定,雖然說有小幅度上漲,但總體說還是穩定的。從相關部門的估算,今年小麥依然是豐收年,國家已經給岀了小麥收購價格,這個價格標準也是有一定根據的,那么多專家不是吃白飯的,所以農民朋友不要過于樂觀估計形勢,該岀手就岀手,農民自己存放總是不安全,不要把到手的收成白白浪費了。
4、小麥價格會大跌嗎?
前些日子看到有人發布消息稱,說是他們那個地方,小麥畝產量達到了1000多公斤;剛才又瀏覽到有人發個帖子,說是他那里小麥大豐收,平均畝產量達到了1200多斤,對于這個數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更不敢妄下結論。俺這邊是山東省濰坊地區的農村,從記事起就年年種小麥和玉米,都是輪茬種植,也許是人家那里的土壤好,或許是小麥種子特殊?能有兩千多斤的產量。